可以给予安置费扶持和社会保险交费支持。对组织起来就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银行应提供贷款予以扶持,并由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提供信贷担保或贷款贴息。 3.针对国有资本退出的规模性障碍, 目前 应大力推动国有股减持 我国目前非国有资本尚未成长到能够收购大企业的程度,因此,大型国企在整体上从竞争性行业退出需要分步骤、分阶段进行。国有股减持是推动大企业国有资本退出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大型国有企业在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的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大企业减持国有股可以有以下多种选择:一是通过与国际上的跨国公司合资合作减持国有股。要 研究 在企业规模不扩大的情况下通过外资进入实现国有股的减持和变现。二是通过与国内的非国有大企业合资减持国有股。三是通过企业上市减持国有股。企业上市可以直接与社会广大投资者沟通,通过国有股的流通使之得以减持,以解决不上市时个别投资者实力不足的局限。 4.采取多种措施,切实解决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问题,建立企业坏账退出通道 我们首先应当认识到,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可以分成两类,分别是自主性负债和非自主性负债,它们与国有企业和政府的投融资行为紧密相关。其中,非自主性负债是指企业的对外负债中,一部分属于外部因素的强制,迫使国有企业用负债资金替代所有权资金,或者用高成本债务替代低成本债务,而这些资金的使用不能偿还债务本息。以理性负债人的角度衡量,这种容易导致债务累积的负债融资是国有企业的非自主性负债。在我国国有企业目前的债务负担中,属于非自主性负债的部分居于优势,它会形成企业的投融资障碍,必须尽快消除。 四、 总结 总之,国有资本应该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于自身实际的方式退出竞争性领域。但无论采用哪种退出方式,有几点必须要明确:国有资本从竞争性行业退出要分阶段分步骤、有序地进行,不能急于求成。国有资本从竞争性行业退出,不仅是一个 历史 过程,而且其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国有资本退出的企业,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转换企业运行机制,建立起 现代 企业制度,完善对经理人监督约束机制,激发员工和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重获生机和活力。 参考 文献 : 霍书凤.企业改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4). 郑红亮,王凤彬. 中国 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研究:一个 理论 综述[J].管理世界,2000(3). 谷书堂,谢思全.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 经济 纵横,2002(9). 程国平,于浩.一种企业改制模式的创新——论MBO在中国的发展[J]. 科技 进步与对策,2001(3). 刘玉斌.国有企业改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企业活力,2005(4).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