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过渡,从而保证地区经济迈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加强区域文化建设 从价值观念、能力水平、道德品质、精神状态、思维方式等方面塑造主体形象,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进程。高层次的、含有多元文化的环境建设能够提高区域的品味和亲和力,高素质的、有文化底蕴的人才能够增强区域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可以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所以,加强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社会经济生活文化含量的提高,能提高人们的素质,提高生产力水平和消费力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加强区域文化建设,激励民风民气,树立信心,改变观念,开拓进取,在提高人们文化素质的同时,解决社会发展中经济自身不可能解决的诸如精神需求、观念转换、民族团结、人才素质、文化复兴等种种社会问题。同时要加强区域新闻传播、文娱体育、科学教育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人们对现代文化的接触范围,加快区域文化的发展,发挥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三)大力培育、传播与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构成社会凝聚力以及提升文化品位和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因此,要把人文精神的培育同区域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塑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并将其内化成人们的信念,引导人们的经济观念和经济行为,外化为经济政策、法律,规范经济运行和经济秩序,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为此,在区域文化建设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做到商业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强化人文精神在人的各个阶段的培育,力争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
参考文献 [1]赵红英.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子研究——以五金文化与永康发展为个案[J].价格月刊,2000,(3). [2]於凡,欧向军.区域文化资源与江苏省南北经济发展差异[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3). [3]王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浅析[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 [4]高彦彦,杨德才.区域经济增长的文化分析——温州文化与温州经济的崛起[J].温州大学学报,2006,(2). [5]李庆松,董四代.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J].前沿,2004,(4). [6]欧人.关于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J].经济经纬,2004,(5).
作者简介:高文香,女,乐山师范学院旅游学院讲师,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高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