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经济学理论
   谁来执掌中国的上市公司      ★★★ 【字体: 】  
谁来执掌中国的上市公司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7 00:00:10   点击数:[]    

队伍。道德水准低下是中国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许多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很少考虑给股民回报,想到的只是不择手段地向广大股民圈钱。
当然,中小股东的利益保障不能建立在代理人的道德水平之上,而只能建立在现实的制度之上。在上述三种代理人中,家族企业老板的最大特点是他们自己是有产者,他们在上市公司有股权,而且拥有较大的股份。因此,他们与另外两种代理人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他们已经是亿万富翁(能成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个人资产一般不会是小数),正如裕兴的董事长兼总裁祝维沙所说,自己是见过大钱的人。小老板求利,大老板求名。做企业做到亿万富翁的地步,他们已经不是为利而奋斗,而是为名而奋斗。所谓名,一是要大名,即提高知名度,青史留名;二是要美名,一般不会为了蝇头小利而毁了自己的名声,如果这样,即使自己的钱赚得再多也没有意义。
第二个特点:他们自己在企业有股份,而且是大股东,企业搞好了,利润大头是他自己的,当然,中小股东也跟着沾光;企业搞亏了,甚至搞垮了,他们自己亏的更多。正如张维迎教授所说,非人力资本一旦进入企业,将成为“天生的”风险承担者,其所有者有更好的积极性作出最优的风险决策。对比之下,人力资本所有者更可能成为孤注一掷的赌徒,因为对一个没有非人力资本的人来说,失败的成本由别人承担,成功的收益自己占有。因此,让资本所有者拥有当企业家的优先权是保证真正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占据企业家岗位的重要机制,否则的话,企业家市场就会被大量的“南郭先生”所充斥。与只有人力资本没有非人力资本的一般经营者相比,与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乃至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任职的政府官员相比,他们是股东,是以自有资本为抵押的经营者;与一般股东相比,他们是有决策能力的股东,是股东中的决策人。由他们做广大中小股东的代理人,为企业的重大战略决策把关,其代理成本最低,是最廉价同时也是最值得依赖的代理人。
第三个特点:他们一般都有较强的经营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既是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的20年,也是一大批优秀民营企业家茁壮成长的20年。中国的民营企业是“野生”企业,它们是在围追堵截中发展起来的,是在批判声和咒骂声中发展起来的。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发展到今天,说明这些企业的生命力之强。而这些企业成长和壮大的背后,一般都有一个很优秀的“野生”企业家。刘永行、刘永好、祝维沙、王文京、汪力成、艾欣等人,就是这些“野生”企业家的杰出代表。他们不但有很强的经营能力,更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这种人的某些素质是天生的,但更多的是后天修炼而成的,无论能力还是人格都是如此。为了企业的发展,为了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环境逼着他们不得不刻苦学习;为了摆平一道又一道的障碍,迫使他们不得不学会做人,不得不改掉这样那样的毛病。企业的成长过程,也是这个人(当然也有他身后的一批人)能力不断成长和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由这样的人来把持上市公司,当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对于广大中小股民来说,将会比那些国有企业厂长、经理,比那些政府官员,比那些所谓的职业经理人把持上市公司要放心得多。
“入世”后,中国的企业将与国外的企业展开更加激烈的竞争。要取得竞争的胜利,需要一大批特别能战斗的卓越的企业家,由这样的企业家组成中国的国家队。我们要用比培养中国篮球队、足球队更大的热情来培养中国的企业家队。20多年来,中国已经培养了一大批非常优秀的民营企业家。这些人既是所有者,也是经营者,数千万、数亿的个人资产,已经证实了他们的经营能力。然而,由于融资的限制,不少人经营能力很强,但苦于没有资金支持,舞台做不大,自己的经营才华不能充分施展。如果让这些企业上市,让他们来当大股东,当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则这些人就会由只经营自有资产的中小老板,变成既经营自有资产,又经营他人资产的大企业家。
因此面对国情,如果我们真的对广大股民负责的话,我们就应该为更多的民营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入主证券市场鼓与呼。中国中小股民最大的威胁不是家族股一股独大,不是民营企业家控制上市公司,而是国有股一股独大,是一批既无经营能力,又无社会责任感的人把持着上市公司,掌控着广大中小股民的命运。今后如果继续由这样的人把持中国的上市公司,如果再将更多的上市公司交给这样的人把持,中国的广大中小股民的利益将没有希望可言。
今后,随着民营企业上市的增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群体将会发生变化,利用大股东的地位和优势坑害中小股东的将主要不是国有大股东,而是家族大股东,这时,防止家族大股东坑害小股东将成为股市监管和公司治理的主要矛盾。这一局面的形成,至少是10年以后的事。到那时,我们再大谈特谈家族企业坑害小股东的危险也不晚。而现在,更需要我们做的是为更多的民营企业上市扫清思想障碍,而不是设置思想障碍。
建立大股东和经营者的约束机制
首先要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在上市公司里,国有企业不能一股独大,民营企业也不能一股独大。为了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至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国有企业上市应由增量上市变为存量上市。早在1988年我就撰写过一篇研究报告,提出国有企业应推行存量股份制和存量上市。所谓存量股份制和存量上市,即将国有企业的存量资产拆成股份,比如1元为一股,1个亿的资产,就拆成1亿股,然后将其上市交易。其中每卖掉一股,国有资产就减少一份。所卖得的资金,作为货币形态的国有资产,统统交给财政部门,用于建立社保基金、国企职工养老基金等等。上市的结果,企业资产总规模没有丝毫的增加和减少,所改变的只是企业的产权主体。这样的上市就是真正的改制,而不是圈钱。通过这种办法上市,国有股就不可能一股独大,而是越来越少。有的企业经过上市,一夜之间就会由国有企业变为非国有企业,国有股可能全盘退出。现在之所以造成大多数国有上市企业都是一股独大,就在于不是存量上市,而是增量上市。增量上市的结果,国有企业从老百姓口袋里圈了一大笔资金,自己却没有改制,用老体制控制和搞死了更多的新资金。
第二,机构投资者所买股票365天不准卖。广大股民凑上10个亿、20个亿,形成一个大的投资机构,目的是让专家理财,进行组合投资。但结果却造成了“基金黑幕”,不是专家理财,而是庄家理财。股民们凑上10亿、20亿培养了一批“掏口袋专家”,即他们只专心研究如何掏空中小股民的口袋。如果规定机构投资者所买股票365天不准卖,则他们必须参与企业分红,他们的利润只能从所投资的上市公司分得,而不能从广大股民的口袋里转移而来。这样,机构投资者就必须瞪大眼睛选择好上市公司,并对上市公司的所作所为进行严密的监视。投资机构就会由培养操盘手的摇篮变为培养职业投资家的摇篮。如果让他们参与公司的结构治理,进入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则他们就会成为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因为他们是投资专家,是产业专家。更为重要的是,在每个这样的董事背后,是一个专业化的机构,是一个庞大的专家团队。有这样的机构派人进入董事会,无论当“包青天”还是当“诸葛亮”,其作用将会远远超过独立董事。
其次,建立大股东档案,规范大股东的任职资格,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大股东。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培养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作为一项治国大计。要使中国的证券市场健康发展,要提高上市公司的总体质量,关键在于造就一批德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中国经济改革中的社会公正问题

  • 下一篇文章:经济全球化的“陷阱”分析———兼谈我国政府的对策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谁来执掌中国的上市公司”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谁来执掌中国的上市公司”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有关FDI税收优惠政策效应的理性思考...
  • ››浅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劳动量和产品价值的关系
  • ››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方法论初探
  • ››引进国外智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运用政治交易费用理论来研究国有企...
  • ››评析拉美国家社会政策调整
  • ››关于知识产权的正确认识
  • ››经济学发展简史
  • ››农民增收需打破制度障碍
  • ››谁来执掌中国的上市公司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