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经济学理论
   论春秋战国的市      ★★★ 【字体: 】  
论春秋战国的市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53:45   点击数:[]    

有效,期限以外失效。此外,质人还要负责稽察"市之书契,同其量度,巡而考之,犯禁者举而罚之"。

  廛人是管理市上税收的官吏。《周礼·地官·廛人》载,市上的各种税都归廛人收敛。收税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税叫"絘布",郑众注云:"絘布,列肆之税布(货币)。"所以,絘布就是在列肆上收的一种店铺摊位税。第二种税叫"緫(总)布",郑玄注云:"緫布谓守斗斛诠衡(测重量的器具)之税。"这表明总布是货物买卖时用斗斛等量器和衡器所收的劳务手续税。第三种税叫"质布",注云:"质布者,质人所罚犯质剂者之泉(钱)也。"这就是说质布是质人对违反贸易契券规定而征收的罚款。第四种叫罚布,注云:"罚布者,犯市令者之泉也。"所以,罚布是对违反市的法令的商人的罚款。第五种税叫"廛布",注云:"廛布者,货贿诸物邸舍之税。"这就是说廛布是商品货物在邸舍中的储存税。上述五种税。都由廛人收敛"入于泉府"。此外,廛人对屠宰牲畜者,要征收"皮角筋骨,入于玉府"。凡市中珍异食物滞销的,要以市价收购"入于膳府"。

  胥师是管理二十个肆列"介次"的市政官吏。其职责是"平其货贿,宪(法令)刑禁焉。察其诈伪、饰行、儥慝(坏)者,而诛罚之。听其小治小讼而断之"。

  贾师是在"介次"管理物价的官吏。其职责是管理财物,辨别货物的真伪好次,展示货物的成品而"奠(定)其价",然后令在市上交易。"凡天患,禁贵儥(卖)者,使有恒(常)贾(价),四时之珍异亦如之。"

  司虣(暴)是维持市上治安的官吏,十肆设一人。其职责是"禁其斗嚣(喧闹)者与其暴乱者,出入相陵犯者",禁以其群"游饮食于市者","若不可禁,则搏(捕捉)而戮(惩罚)之"。

  肆长是管理一个肆列的官吏。其职责是"掌其市之政令,陈其货贿,……而平正之。敛其总布,掌其戒禁"。

  司关是在关卡管理验节、货物出入和收关税、廛税的官吏。商人在市内买了货物,要出关到国境处,由司市给以玺节,司关验节检查放行。不通过关卡而私自运出货物的,查出后要没收其货物,惩罚其人。不是从市上而是从民间取得货物的商人,没有司市给的玺节,过关时要向关卡纳税,由关上给以节和传(过关文书),货物停留在关下邸舍要另纳"廛布"。司关与掌管国门(城门)的司门、管理市的司市三者是联系在一起的。司门管城门的关闭,检查、禁止违法货物出入等。

  此外,《周礼》所载与市管理有关的官员和机构,还有管理货币的"泉府"等,此不一一赘述。

  《周礼》所载市的上述管理制度,基本上反映着春秋战国的状况。如各国有市的设置,并有官吏管理、维持秩序。鲁国管理市的官叫"贾正",《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载臧会奔郈邑,郈大夫鲂假使其为"贾正",注云:"贾正,掌货物,使有常价。"其职责相当于《周礼》中的贾师。《左传》昭公二年载郑国管理市的官吏称"褚师",宋、卫也有此官。《史记·孙叔敖列传》载楚有"市令"。《史记·田单列传》载齐有"市掾"。吴国管理市的官称"市正"〔14〕。东周王室管理市的官叫"司市"等等。市上有官吏维持治安,《吕氏春秋·去宥》载,"齐人有欲得金者,……往鬻金之所,见而操金,攫而夺之,吏搏(捕)而束缚之"。此外,如出入关卡凭节传,并纳关税等也反映了春秋战国的情况。

  总之,上述市的制度、管理,从货物质量、价格、秩序维持、滞销物资处理、货币管理都相当完善,这不仅对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而且对后世市的制度与管理也有重大影响。

  市场的经济活动在人类历史上曾起过巨大的进步作用,中国春秋战国市的经济活动就是这方面的一个生动事例。春秋战国市经济活动的发展是商品经济、商品生产发展的表现。它促进了铁、盐等新兴产业的兴起和铁器的普遍使用,促进了农村公社土地共有制的解体和庶民"助耕公田"的共耕制崩溃,促进了新兴封建地主制的产生。历史事实证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在发展生产、经济方面的作用是无法相比的。由于前者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者、共同体、国家需要的使用价值的生产而不是为了交换,所以它具有封闭性、保守性,当物资匮乏时它固然有促进生产发展的作用,而当满足了某种需求时它又可以限制生产的发展。相反,后者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交换,只要能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有销路的产品,生产就能持续、迅速发展,生产规模就可以不断扩大。所以,它为生产和科技的发展开拓了广阔前景,拥有巨大潜力。可以说这种经济形式是开放性、进取性极强的经济形式。中国春秋战国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就是和市的经济活动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一点从春秋时期一些有影响的国家推行的农工商并重而又强调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中可以看出,从著名政治家、大商人范蠡倡导的"农末俱利"的原则中也可看出。所以,春秋战国市的经济活动,曾为当时的社会进步和中国古代的繁荣昌盛作出过卓越的贡献。 注释:

  〔1〕《太平御览》卷一九一引《古史考》、《世本》。

  〔2〕《左传》隐公元年载:"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注:"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此处讲卿大夫都邑最大不能过"百雉",1雉长3丈,100雉则为300丈。又卿大夫都邑最大为诸侯国都的1/3,则诸侯国都方900丈。又周制1里300丈,900丈为3里。

  〔3〕《史记·李牧列传》载李牧"市租皆输幕府,为士卒费"。

  〔4〕《左传》襄公十一年注。

  〔5〕《左传》昭公十六年。

  〔6〕同上。

  〔7〕郭沫若认为"亦"应为立。见《管子集校》上册, 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75页。

  〔8〕《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景公以晏子食不致千金……》。

  〔9〕《战国策·魏策三》,载《魏将与秦攻韩》条。

  〔10〕胡寄窗先生认为《管子·乘马篇》所说"可以知治乱"一条系因袭《礼记·王制篇》的旧说,见《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351-352页。

  〔11〕《诗经·陈风·东门之枋》。

  〔12〕马非伯:《管子轻重篇新诠》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15页。

  〔1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文物出版社1961年版,第68页。

  〔14〕《越绝书·越绝荆平王内传》。

上一页  [1] [2] [3] [4]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论《管子·轻重篇》的经济管理思想

  • 下一篇文章:孔子、老子消费观比较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论春秋战国的市”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论春秋战国的市”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有关FDI税收优惠政策效应的理性思考...
  • ››浅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劳动量和产品价值的关系
  • ››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方法论初探
  • ››引进国外智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运用政治交易费用理论来研究国有企...
  • ››评析拉美国家社会政策调整
  • ››关于知识产权的正确认识
  • ››经济学发展简史
  • ››农民增收需打破制度障碍
  • ››论春秋战国的市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