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行业经济
   民航现行体制及主要问题      ★★★ 【字体: 】  
民航现行体制及主要问题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7-22 21:44:38   点击数:[]    

米兰航线,中国民航公司7000元,法航3500元)。而我国的票价机制,就显得过分呆板和缺乏科学性。要改革这种过时的定价机制,需要与深化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同步进行。

关于我国民航运价水平。

我国民航票价,受到国内低收入市场需求的限制和国际化成本(飞机租金、航材、航油、维修等成本占总成本70%)的双向挤压,是“风箱里的耗子,两头受气”。这就对我国民航运输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

民航业内关于票价水平问题,有两种不同意见。

不同意价格调高的理由:(一)市场供大于求;(二)中国的低收入国情“决定我国民航不能实行高运价…只能是在努力降低成本的前提下,实行较低的运价和较高的客座率、载运率”。[6]

主张票价调高的理由:(一)航空运输业的特点是国际化,我国民航票价成本中70%与国外接轨甚至略高,而只有劳动成本低;而目前我们票价水平只有国际水平的一半;(二)我国民航客源主要成分仍是公务、商务旅客,[7]价格弹性低。[8]

但是,中国民航运输的需求弹性尽管低,毕竟受到地面运输竞争的挑战。占30%的非公务商务客源中,旅游需求占了很大比重。前些年随着高速公路的大发展,一些短途航线(石家庄——太原,成都——重庆)很快萎缩。中国的低收入国情,确对民航构成现实的制约。1999年禁折令后,旅游客源明显被铁路公路吸引过去,据报道当年损失了5%的客源,以致民航总局不得不调整价格政策,对旅游组团放宽。

目前情况,在供大于求的现状下,民航运输企业自身有“打折”动力,这说明当前的“官价”接近国内市场均衡点,也说明多数民航运输企业,目前成本可以承受这样的价格,而且还有降低成本的潜力。

销售和结算体系

民航机票的销售,分为直销和销售代理体系两个部分。直销体系原为民航总局下属的各个售票处,1990年后划归各航空公司,各公司之间可以互相代理销售。此后经过航空公司的充实与发展,现在已分布于国内和海外通航的众多城市。

中国民航销售代理业出现在1980年代中期。到1997年,各类代理企业超过5000家,其中一类销售代理有280家。销售代理业务不仅包括国内容货运输,还有国际客货运输及包机销售等服务项目,已占据民航销售的70%以上的业务。

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业的发展是必然趋势。但我国机票代理市场,也存在着部门分割、划地为牢的毛病。各公司在各城市重复设点竞争,代理机构过多,成份混杂,甚至有尾大不掉之势。1998年价格大战中,各航空公司为争夺市场,多擅自提高代理费率,代理商乘机“吃完原告吃被告”,两头捞好处,严重侵蚀航空公司的收入,消费者也没有得到多少实惠。1999年后经大力整顿,情况才有所好转。

值得指出的是,航空运输企业和各销售代理企业之间(包括航空公司的互相代理)的往来结算,因航班繁复、票款核对追索工作量大,再加上代理商的业务水平和信誉不一,是一个非常繁琐和细致的工作,需要有十分严格的规章制度,更需要员工的高度责任心。因款项拖欠、业务拖延而造成收入流失的情况决非个别,对企业效益影响不小。所谓“以财务为中心的管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收入管理上。这是可以反映企业的总体管理水平的。

业内人士指出,节约销售费用的根本的出路是采用新技术,推广使用电子机票可以节约75%的流通费用,可以方便异地订座和结算,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和各种人为因素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现民航已建立了计算机定座系统和总局结算系统,在国内和32个国外城市实现了联网。但比起国外还有差距。

航线管理

中国民航的对外航线管理,主要是根据双边协定以对等的原则对开航线。在国内航线管理上,则是以无偿使用的方式,按计划分配给各个航空公司,具有较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

在航线结构上,以城市对式的干线航空公司为主。近几年支线航线有所萎缩。

1999年,民航航班总条数为1115条,营运总里程为224.49万公里(按重复距离计算),定期航班通航的国内城市132个(含香港、澳门)。有16个内地城市通航香港,7个内地城市通航澳门。通航国外34个国家和地区的60个城市。1999年民航全行业定期航班航线条数和营运里程见表5。从表5可以看出,我国航空公司国际航线和地区航线的航线条数合计为国内航线的1/10强,航线总里程约为国内航线的1/2。

表7-5 1999年民航全行业定期航班航线条数和营运里程


航油、航材的供给和配套行业

航油燃料成本是目前世界各国航空公司的最大成本项目,它大约占飞行成本的1/2,占总成本的1/3。在我国,航空油料约占航空公司飞行成本的2/3,占总成本的1/5-1/4。

到目前为止,我国航油供给体制,是由总局直属的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简称“中航油”)独家经营,中航油完全垄断油源和全国机场的储供油设施,在国际油价平稳时期,一般实行高出国外市场50%~100%的垄断价格,这是造成我国航空公司成本居高不下、缺乏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9]

关于航材及飞机的购置:现行体制,由总局直属的中国航空器材总公司(简称“中航材”),全权代表中国各航空公司对外采购飞机,实际上扮演垄断性中间商的角色,航空公司不可能绕开它直接向飞机制造公司订货,从而影响了航空公司的利益。由此,尽快改革我国航空油料和航空器材供销体制,拆除中航油和中航材独家垄断的藩篱,形成竞争性航油和航材市场,是民航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维修与其他配套产业的合资情况:

其他配套产业,除极少数的合资企业外,目前还不允许其他企业进入和形成竞争局面。飞机维修和其他服务领域逐步放松了进入限制,目前在北京和广州已分别建立了飞机维修合资公司;波音公司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建立了有30000个备件的供应中心;空中客车也已建成自己的维修中心。

运力扩张的科学预测:

不仅对今天的购机统一审批制度,还是今后企业自主购机,科学预测是实行正确经营战略的关键要素。民航市场决非线性的扩张,而是随宏观经济波动而波动,而且起落幅度很大,这就带来很大经营风险。飞机及零配件价值昂贵,购置不及时会坐失发展良机,但一旦过量购造成运力闲置,将带来资金成本的巨大损失(巨额场租费、维护费、利息等)。所以国际民航界的飞机购置计划,必须有宏观经济预测作为依据。“美国航空公司根据上一年的市场景气指数套入一个固定的公式得出本年度可以增加的运力,非常严谨。中国民航从业人员大多知道这个公式”。

我国民航长期以来习惯于按“政治需要”和线性预测、行政管理方式,再加上长期处于“卖方市场”环境,所以购置飞机的机制,是“各航空公司上报计划,总局平衡”。而各运输公司为了多占市场份额,倾向于多报计划,反正“亏了是国家的事,占住市场份额是自己的事”。其最后的结果就是1998~1999年的运力全面过剩和1998年全行业亏损。这确实反映行业及企业的经营管理(预测)水平亟待提高,计划人员的责任心有待加强。

机场的建设和管理

民航机场是空中交通网的基础设施,具有公益性和准军事性。机场是现代城市的“钥匙”和区域经济的助推器,地方政府多有建设本地机场的积极性。但是机场布局有其客观规律,尤其在我们国力还不强的情况下,必须由国家统一规划(最近报道,珠海机场每周只有100多个航班起降,说明珠江三角洲的机场已经饱和,不宜再铺新摊子了)。

机场管理和空管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机场的使用率,从而间接节约机场建设资金和租购飞机的资金。业内有人指出,阿姆斯特丹的机场2分钟起飞一架飞机,中国是平均10分钟。我国效益最好的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和飞机起降架次,分别相当于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跨国公司大举进入对我国产业体系的挑战

  • 下一篇文章:国际产业竞争论(上)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民航现行体制及主要问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民航现行体制及主要问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培育和发展水路运输市场
  • ››欧盟一体化进程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
  • ››在WTO架构下构筑中国汽车工业国家竞...
  • ››转基因植物商品化的前景展望
  • ››我国轿车消费市场分析
  • ››中国汽车及其附诸行业的简单分析
  • ››制造及其系统的创新与管理的发展
  • ››从汽车工业看日本的计划经济
  • ››家电产业过剩的分析-中国家电产业...
  • ››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的原由及策略
  • ››民航现行体制及主要问题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