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变”。
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工业发展的“黑暗”期和“黎明”期的界限在哪里?何时能够进入“节约资源技术”比“耗费资源技术”更具竞争力的“竞争力突变期”?本文以上分析表明,关键的问题是:现有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下同)能不能增强工业竞争力?如果节约资源能够增强竞争力,那么,实现资源节约就是一个无需担心的问题,因为追求竞争力的过程将自然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但是,现实中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节约资源需要投资和增加更多的成本,使单位产品的价格反而更高,不如耗费资源更具有“竞争力”。实质是节约资源的技术具有非经济性,或者替代资源具有非经济性。因此,摆在中国工业化面前的问题是:中国工业发展的现阶段,客观上仍然需要在多大程度上依靠资源的低价格高消耗来维持竞争力?特别是考虑到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国具有多大的能力,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更多采用节约资源技术来参与国际竞争?
耗费资源技术与节约资源技术的竞争力比较取决于两方面的基本条件:一是技术本身相对于资源禀赋条件的先进性程度,即是否能够更大程度地节约稀缺性高的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且这样的技术在经济上也是有优势的;二是国家关于资源和环境的管制制度,即国家如何调节(限制和干预)经济个体消费资源和影响环境的行为。因此,竞争力突变的含义也有两种:严格意义的竞争力突变是指在技术上已经实现了使用节约资源技术比使用耗费资源技术更具有竞争力。而现实意义的竞争力突变则是指:在国家有关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现行管制制度(政策)下,使用节约资源技术比使用耗费资源技术更具有竞争力。
第一种意义上的竞争力比较(成本比较)仅取决于工业技术性质本身。而第二种意义上的竞争力比较则加入了国家管制制度(政策)对经济个体竞争力(成本)的影响因素。从当前世界工业发展的总体状况看,在大多数工业部门要实现严格意义的竞争力突变尚不具备条件,所以,各国都必须实行有关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严格的管制制度(政策),对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限制和处罚。当然,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实行的管制制度和政策的技术标准也不同。通常情况是,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有关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标准也越高。
3.中国工业竞争力突变的含义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实现竞争力突变的含义是:在社会(包括国际社会)认同的管制标准直至尽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管制标准的条件下,在无歧视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节约资源技术比耗费资源技术更具有竞争力的工业技术进步。如前所述,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会越来越高,因而管制制度和政策会更严格。我国经过20多年的持续高速经济增长,基本国力和工业实力显著增强,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正处于逐步提高并与国际接轨,以至实行发达国家的较高标准的时期。在这样的条件下,耗费资源技术的竞争力必然显著下将,继续主要依靠耗费资源技术来支持工业竞争力的道路必然越走越窄。因此,我国工业能否尽快实现竞争力来源的转移,即以节约资源技术作为工业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是一项关系到工业发展前途的重大任务。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上实现高标准条件下的强竞争力,是中国工业21世纪的战略目标。
中国工业竞争力突变意味着中国市场"血拼"式竞争阶段的终结。
"血拼"式竞争的积极意义是对计划经济的彻底否定,是被"逼上梁山"的自主竞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血拼”式竞争就是无限制地将“优势”资源用到极端。
例如,①税费减免:减税退税是各地区竞争资本的重要手段,无节制的税收优惠和减免愈演愈烈,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和国家利益的流失。②土地和资源:土地作为竞争手段,一直血拼到"零地价".③劳动者权益损失:一些加工企业的员工工资一二十年没有增长,而且,超时加班、欠发工资现象严重;基本没有工资集体谈判制度。④付出环境成本:一些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到了不可容忍的程度。⑤市场开放:为了"以市场换技术","以市场换资金",有些产业对外资的开放实行了非常宽容的政策。⑥利润让渡:竞争性产业的企业以让渡利润的方式(低价格、加工贸易)获得价格竞争优势,利润迅速摊薄。
"血拼"式竞争方式无论有多少历史的理由,现在也已开始走向尽头,因为,“血拼”式竞争不仅对中国工业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而且其他国家也难以承受。总之,中国工业发展已经走到了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血拼”式竞争方式的重要历史关头。
五、结论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就令世界瞩目。资源的消费和环境的破坏是工业发展的代价,中国工业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经历了粗放式增长的过程,为此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于资源和环境的关注越来越强,标准越来越高,继续大量耗费资源和环境,走粗放式工业增长的道路,已经不可能支持中国工业的持续发展。因此,中国工业正面临着实现从主要依靠耗费资源技术来支撑工业竞争力的阶段向主要依靠节约资源技术来支持工业竞争力的阶段转变的关键历史时期。这是一个工业竞争力的重要突变期。在这一时期,工业结构的升级,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家有关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管制制度的完善和技术标准的提高,直至接近和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将成为中国工业竞争力提升的基本方向。在这样大趋势下,我国的工业经济增长模式、企业竞争方式、经济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将发生显著变化。而“树立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正是其正式的政策表达,也是中国进入21世纪后的正确战略选择。
上一页 [1] [2] [3] [4] [5]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