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国际经济
   美援与战后台湾的经济改造      ★★★ 【字体: 】  
美援与战后台湾的经济改造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7-13 21:55:36   点击数:[]    

调整过来,让大部分或全部工业归私人所有,好像是行不通的。这样的做法一定会产生打击士气的后果,亦会妨碍现行扩大工业生产计划的实行。""首先必须采取步骤使那些政府企业能在健全基础上营业......"【注释:《自由中国之工业》,1954年4月,第6页。转引自陈玉玺:《台湾的依附发展》,台北*人间出版社,1992年版,第73-74页。】
  下面的例子反映出有时美国人对"私有化"的态度比国民党人还要"保守"。1953年,为配合第三阶段土地改革即"耕者有其田"计划的实施,台湾当局决定部分向民间开放公营企业,将台湾水泥公司、造纸公司、工矿公司和农林公司四大公营企业资产作价为股票(其价格当然是被高估的),作为补偿发放给土改中失去土地的地主。一位学者获得的档案资料表明,美国官员和顾问对于这一导向私人企业制度的举措不仅不感到鼓舞,反倒担心在私人管理下这些企业可能无法生存。共同安全署驻台分署在7、8月间的多份报告中指出,如果这些企业中的一个或者全部失败,不仅会对正在进行的土改产生不良后果,而且还将破坏在台湾长期发展私营企业的机会。而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将这四个企业交给私人管理很可能会导致它们的失败。驻台分署希望在为私营企业的经营创造出良好条件之前,暂时不要将这四个公司向私人部门转让,为此它甚至与 "经济部"发生激烈的争执。【注释:西蒙:《外部参与与内部改革》,韦艾德、葛苏珊主编:《台湾政治经济理论研究》,厦门鹭江出版社,1992年版,第188-189页。】 这个计划在台湾方面的坚持下最终还是被执行了。由此可以看出,美国驻台官员和台湾经济官僚一样,都承认公营经济在台湾的存在和发展在当时有着客观必然性和阶段的合理性,都主张公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并举的方针,尽管双方强调的侧重可能因时因事而有所不同。
  美国官员对私营企业的扶植也显然不是从纯粹的自由企业制度的立场出发,而是在一种把"政府"指导和控制、扩大私营部门与促进经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的考虑下进行的,此中产生了后来所谓的"确定产业目标"(Industry Targeting)政策即战略性产业政策。他们采用的一种方式是在当局的指导下建立私人企业:在被选择优先发展的行业中先在美援的支持下投资建厂,然后把这些企业交付具有"私人企业家"身份的人经营。而怀特公司承担"目标产业"的评估和选择扶植对象的工作。1953年,怀特公司在其关于台湾工业发展的建议书中就把塑胶(塑料)工业确定为重点扶持的"目标"。1955年,美援机构和怀特公司启动了一项投资建厂计划以求实现塑料产品的进口替代。尹仲容选择王永庆在1957年工程完工后接管了这个工厂。后来这个工厂发展为台湾的大型企业联合体--台塑集团。【注释:Robert Wade, Governing the Market: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Role ofGovernmentinEast Asia Industrialization (Princeton Univ. Press), p.80; 康绿岛:《李国鼎口述历史》,台北*卓越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86-87页。】
  美国驻台机构为稳定经济和有效运用美援而"活跃而坚定地"施加的影响也产生了促使台湾当局强化其对财政、金融、外贸和外汇的计划和控制并使之制度化的效应。在1951年3月19日经济安定委员会的首次会议上,以"观察员"而非正式成员与会的美国顾问的发言占去了会议的大部分时间,他们面对面地向陈诚、严家淦和尹仲容说明当局执行"严格"的外汇管制的必要性。作为这次及其后两次经安会会议的结果,"行政院"于4月19日宣布实行复式汇率制度。【注释:Cullather, op.cit. p.4.】 这种以本币高估、进口汇率远远高于出口汇率为基本特征的制度经数度调整沿用至50年代末,成为与进口替代工业化相适应的贸易保护政策的基本制度。【注释:Maurice Scott, "Foreign Trade," in W. Galenson, ed., Economic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Taiwan (Ithaca: Cornell Univ. Press, 1979), pp.314-315.】 
  1951年6月30日,经济合作署署长在给驻台"使馆"的政策训令中,把对台湾当局的预算、外汇进行"有效的管制"并对"各种来源的资金"进行"务实的计划"明确宣布为美国各驻台机构的工作责任。【注释:FRUS ,1951, Vol.7, p.1724.】 而各驻台机构对此早有准备,而且显然对"管制"和"计划"持有比他们的上司更为积极的态度。此前,经济合作署驻台分署署长穆懿尔和共同安全署驻台分署署长蔡斯(William C. Chase)在致华盛顿的备忘录中表示:"美国政府(应该)作为紧急事项要求中华国民政府制订某些实际的程序,并提交美国政府代表加以紧急的考虑和讨论。通过这些程序,美国主管机构才可能同中国有关的军政官员一道对福摩萨的资源和资金实行有效的监管。"【注释:FRUS,1951, Vol.7, pp.1715-1716.】 到8月间,一个访台归来的参议院代表团就已根据其在台湾的见闻报告说,经济合作署驻台分署"时重时轻地插手于建立国民经济预算、为增加财政收入而修改税收体制,以及建立更严格的进口计划的制度",而且参与到"有关银行和货币、外汇的具体运用和整体性的国民经济计划等日常决策中去了。"【注释:Senate Appropriations Committee, Special Subcommittee on Foreign Economic Cooperation, United States Aid to Formosa, 82d Cong., 1st sess., August 1951, p.4-6, 转引自Cullather, op.cit. p.11.】 
  毫无疑问,美国驻台机构自己所做的和要求国民党政权做的都是为了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及其制度基础,而这是台湾进口替代体制乃至其后的出口导向体制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实际上,台湾的经济计划实践与运用美援的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1952年8月,共同安全署驻台分署要求经济安定委员会就美援终止前的台湾经济发展作出全面的长期规划。9月26日,经安会向驻台分署提交了一份为期四年的经济计划草案。台湾"四年经建计划"的编订和实施自此开始。该计划草案实际上是以此前提出的美援申请计划为基础加以拟订的,而且其关于工业的部分基本上依样复制了此前由怀特公司专家德比欧塞特制订的一份工业发展计划,采用了其中的预算和目标数字。【注释:Cullather, op.cit. pp.14-15.】 该计划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继续对纺织和其他轻工业实行保护的同时,在对进口和外汇的管制中加强对消费品进口的限制而放宽对生产资料进口的限制。这个计划体现了进口替代政策的基本精神,标志着台湾进口替代工业化的正式启动。
  台湾进口替代体制中有一个颇具特色的制度,即在纺织工业中实施的"代纺代织"制度。这种当局和纺织业厂商之间的委托来料加工制度,实际上既是一种对纺织业"极其周密的幼稚产业保护政策",又是一种对私营企业的价格、利润、雇佣和生产水平施行严格管制和控制乃至垄断的制度。【注释:隅谷三喜男、刘进庆、涂照彦:《台湾经济发展的成就与问题: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的典型分析》,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6页。】 不仅"代纺代织"制度全额依赖美援进口原棉和棉纱,而且鲜为人知的是,这种严重"扭曲价格"的制度是由怀特工程公司的两位工程师--德比欧塞特和布芬顿(Sidney L. Buffington)--与时任"中央信托局"局长的尹仲容所共同制订的,并受到经济合作署驻台分署官员的欣赏和支持。【注释:Cullather, op.cit.,p.9.】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后来国际开发署(经济合作署的后身)对这种制度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美国官员和顾问为在台湾建立适应进口替代工业化的金融体制作出努力。1951年,美国联邦储备银行通过美援机构的安排与台湾当局建立了合作关系,以对台湾的银行制度和货币政策提供咨询。被美联储派往台湾的货币政策专家莫里尔(Chester Morill)与台湾经济官僚共同加强了当局对金融系统的控制。他在经安会的会议上向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各国通货紧缩的经济史比较研究

  • 下一篇文章:新兴古典经济学之美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美援与战后台湾的经济改造”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美援与战后台湾的经济改造”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私有化与俄罗斯的六大财团[上]
  • ››世界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和货币制度危...
  • ››世界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和货币制度危...
  • ››日本病:从奇迹到没落的警示[下]
  • ››日本病:从奇迹到没落的警示[上]
  • ››日本从经济奇迹到“日本病”演变过...
  •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国有化风险...
  • ››市场国际化与中国市场结构战略
  • ››策略选择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
  • ››当前的全球化进程是否会停滞不前?...
  • ››美援与战后台湾的经济改造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