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分配上的严重不均状况。把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扩展到未受到重视的非洲各国将意味着加强当地制度和它们的能力建设,从而启动和运行项目。(43)这特别需要来自发达国家和多边机构的支持。所以非洲国家希望在2012年后的气候协议中必须有这样的专门承诺。 结语 气候变化引起的消极影响使非洲的可持续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甚至被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称为“非洲在奴隶制后面临的最大挑战”(44)。正因如此,已经引起越来越多非洲国家的高度关注。乌干达环境部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增加在科技和公众教育领域的投资,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赞比亚总统班达已经把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作为政府的优先任务,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也已在准备之中。南非自2005年以来每年都召开一次气候变化会议,有关气候变化的白皮书也将于2010年前完成,并在2012年前实施。(45)但就整体来说,大部分非洲国家仍然处于一种观望的状态,还没有把应对气候变化排进其议事日程的优先事项,国家发展规划也没有考虑气候变化影响的因素。实际上,气候变化对于非洲来说也是一次发展的机遇。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被动”过程实际上也是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这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所言,气候变化虽然是人类面临的挑战,但它也是未来左右经济运作的“游戏规则改变者”,将使世界迎来绿色经济与真正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46) 注释: ①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使用的“气候变化”是指气候状态的变化,而它可以通过其特征的平均值和(或)变率的变化予以判别(如利用统计检验),气候变化具有一段延伸期,通常为几十年或更长时间。气候变化指随时间发生的任何变化,无论是自然变率,还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变化。该定义的提法不同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的含义,在该公约中的“气候变化”是指在可比时期内所观测到的自然气候变率之外的直接或间接归因于人类活动改变全球大气成分所导致的气候变化。 ②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是由世界气象组织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8年成立的政府间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对以下问题进行评估:气候变化科学知识的现状、气候变化对社会和经济的潜在影响、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可能对策。专门委员会由3个工作小组组成。 ③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自然或人为产生的气体成分,它们能够吸收和释放地球表面、大气和云发出的热红外辐射光谱内特定波长的辐射。该特性导致温室效应。水汽、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甲烷和臭氧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此外,大气中还有许多完全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如《蒙特利尔议定书》所涉及的卤烃和其他含氯和含溴的物质。除二氧化碳、氧化亚氮和甲烷外,《京都议定书》将六氟化硫、氢氟碳化物和全氟化碳定为温室气体。 上一页 [1] [2] [3] [4]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