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基本经济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深层原因透视      ★★★ 【字体: 】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深层原因透视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20:49   点击数:[]    

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的状况,迅速把巨额社会资源转化到自己手中,成为富人。少数腐败官员利用手中的权
利,大嚣贪污受贿;有些国有企业厂长、经理,打着改革的旗号,把巨额国有资产据为已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数额巨大。这些人把本为公众所有的财富转化到自己手中,这样形成的收入筹距/1 仅危害社会发展,也是国法所不容许的。
5.行业垄断、企业垄断和城市崔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行业和企业的生产特点及所创造的价值不同, 工资待遇自然应该不同。但有的行业和企业创造的财富不一定比别人多,仅仅靠垄断位置的条
件自定高工资,收入远大于别的行、 如2001年金融保险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比制造 高出69.8% ,比批发零售贸易业高出98% ,比农林牧渔业高出198% ;上海的平均工资比江苏高⋯83.9% ,比江西高出170% ,比陕西高140% ,比河南高170% ;而广东的平均工资比上述地区分别高32% 、95% 、71.9% 和98.1% 。一些企业不受监督自定工资,有些 业的董事长年薪高达2000多万元,此外还有股份和股息收入。一个人拿的钱竞相当于一个万人大厂全体职工的工资总额和儿卜万个农民的年收入,他们创造的价值真有那么大吗?一个二流演员一次出场费的收入比一个农民一辈子的收入都多。他们的贡献大也不至于大到这样的程度。不难看出,类似这些因素,是落后的、消极的,违背社会发展要求和社会主义原则的,其中有些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不允许公开存在 ,按理在我国更不应该出现,但这些年来却得到滋生、发展,有的屡禁不止,愈演愈烈。怎么能说是“止常的”、“必然的”和“不可避免”的呢?更谈不到什么“进步性”
和“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恰恰相反,它是社会的癌细胞,不仅影响社会健康发展,而且毒害社会风气,制造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安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 承认、尊重和保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小ur避免的 积擞作J{j的合理的收入差距,尽量消除和杜绝那种破坏性的违背社会主义原则的收入差距。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健康 调发展,使我国沿着既定¨标大踏步前进。

二、为什么居民收入差距会不断扩大?
居民收入分配本质I:是社会 本制度尤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和结构的反映。消费资料的分配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就有什么样的分配制度;有什么样的生产资
料所有制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分配结构和分配结果。分配反过来也影响所有制结构和乍产力发展。就分配论分配,是说不清楚收入分配问题的,只有从小生产关系和体制去观察这个问题,才能说清楚它。我国这些年的瞒民收人筹距为什么扩大到这样的程度呢?为什么收入篪距If】自。合州l夫l素,而义出现相当多令人忧虑的[大J素呢?根本 l大l,还要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IJ进行探询:过去,我们无视我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脱实,搞公钉制一一统天下, 准发腱多种所有制经济,分配彤式单一,阻碍_r我 生, 力的发展。1978年以来,我们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调整所有制结构,改变公有制⋯统天下的局面;消费品的分配也⋯现山平均 义、“大锅饭”向按劳分配为主和同时实行按要素分配的重大变化。多种成分的所有制结构导致 lfjJ的分配结构,产:生分配上的收入差别.调动r各力‘ 的积极性,促进厂乍产力的发展和各方面收入的增加。这是收入差距中合理的积极的部分,在收人芹 【{1,这一方面是基本的、占主要地位。然而 能不看到,一 地区或单位伍调整所有制结构的过程中,名义上- 持公有制为主体,实际上一心只扶持发展私有企、I ,无原则地把许多国有企业转化到私人手中,更不重视发展集体企、I ,使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大大削弱,使所有制结构出现重大变化。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我国国有经济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1999年占l/3,2000年下降为23.5% ,2001年再降为18% ;集体所有制相应地由35.4%下降为13.5% 和10.5% 。2003年国有及国有控股规模以上企业的总资产为95365亿元,销售额为58070亿元,股份制企业及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总资产为109125亿元,销售收入为97533亿元 ,后者分别比前者高15% 和67% 。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分配结构的变化。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收入分配关系上的一个根本区别是,一个以按劳分配为根本原则,一个以资本分配为根本原则。公有制经济的生产资料为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消费品分配的基本依据和尺度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劳动贡献和劳动成果。劳动者可能有部分投资要素收入,但不占主要地位。由于劳动者之间劳动能力和贡献的差别是有限的,所以,如果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别也是有限的。而非公有制企业以资本分配为原则。企业主与劳动者的关系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劳动者所得到的仅是他所创造的全部价值中相当于必要劳动的那一部分,其余的全都被企业主拿去了。这就必然引起收入差
距的扩大。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中剩余部分的归属和用途的根本区别。公制经济的剩余部分仍属公有,除一部分直接用于职工个人福利和公共福利,一部分留在企业用于积累
和企业扩大再生产(这是进一步实行按劳分配、走向共同富裕的条件)外,还有一部分上交国家,用于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的各项必要的开支。这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条件。非公有制企业的剩余部分除了上交国家之外,其余仍归私有。非公有制企业财富的积累,也是收入分配悬殊的原因之一。两种所有制内部劳动者间的劳动机遇、成长条
件和发展环境也有所不同。在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是主人,要求一切为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着想;非公有企业,老板是主人,按市场原则使用劳动力,一切为赚钱多少着想。这会造成就业机遇、
成长培训、收入持续性提高条件的差别,进而扩大两者之间的收入差距。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决定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原则和方向的基础和根本性前提。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时毫不动摇地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才能实现公平正义,才能最终走上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如果持续削弱公有制为主体的地位,还将进一步引起收入差距的扩大。在这里我们需要关注两种倾向。一是不能忽视发展非有制经济和按要素分配。必须看到,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且不平衡,而需求又极其复杂多样,在今后长时期内,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都是必须的,带有必然性,完全符合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任何忽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观点和举措都是错误的。按要素分配也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需求,对扩大投资,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技术进步,扩大就业,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增长了,但人均资本水平仍然很低,农村、中西部地区更低,尽量吸收和动员各方面的资本和力量用于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至于科学技术、创造发明、经营能力,是复杂劳动能力及其成果的晕要组成部分,属于按劳分配范畴,更不可忽视。但在我国,作为资本参加的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有主次之分。如果要素分配超过甚至取代按劳分配,必会引起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二是防止把资本和要素分配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有人反对以公有制为主体,提出“一定要破除社会主义一定要搞公有制,搞国有经济的迷信”,主张“以私有经济为主体”,或“谁是主体让市场来决定”。否定公有制为主体和工人阶级在我国的主导地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关于未婚同居的经济学思考

  • 下一篇文章:持续经济波动对宏观经济学的挑战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深层原因透视”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深层原因透视”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宏观经济学50年发展与论争(二)
  • ››宏观经济学50年发展与论争(一)
  • ››拆迁的经济学分析
  • ››宏观经济学50年发展与论争(三)
  • ››浅谈导数在经济中的应用
  • ››坚决支持国企产权改革,坚决反对掌...
  • ››十一五规划中的改革重点
  • ››市场经济的基本问题
  • ››李嘉图与詹姆斯·穆勒和马尔萨斯
  • ››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的基本思路...
  •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的原因及对策...
  •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深层原...
  •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及...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