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数学 → 七年级数学教案 |
|
|||||
改革口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6 00:28:06 点击数:[] ![]() |
|||||
传统口算教学是大统一教学,很少有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时,教师往往把自己认为好的方法统一教给学生,不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口算,死教硬塞,费力费时,但过一阶段学生往往仍然喜欢用自己的方法算。这样做,不但口算教学效率低下,而且在学生看来只有教师教的才是对的,客观上也否定了学生思维的个性差异。因此,教学时,学生不是积极参与,而是被动机械地记忆教师教的方法,抑制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现在的口算教学提倡学生算法多样,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能掌握的方法来计算。这里的“算法多样”是指一个学习群体里呈现出的各种各样的方法,而不是某一个学生身上的几种方法;与一题多解是有区别的,“一题多解”是指一个学生用几种方法解,是个体的,而不是群体的。 现将教学片段摘录如下: [案例]: 师:学校科技组有36人,美术组有43人,两个组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 生:36+43 师:两位数加两位数,我们学过用笔算,也可以用口算。下面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出36+43的得数,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自己想好后也可以同桌交流一下。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讨论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一般有以下4种思路: 生1:我是仿照笔算的方法算的:个位上6+3=9,十位上3+4=7,所以=79; 生2:我是用十位上3+4=7,个位上是6+3=9,所以=79; 生3:我觉得43可以分成40和3,36+40=76,76+3=79; 生4:我把36分成30和6,43分成40和3,30+40=70,6+3=9,70+9=79。 师:小朋友都很聪明。不但算对了,而且说的也很有条理。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呢?(小朋友的选择各不相同)同学们口算时,就应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想。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题,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小朋友的脸上纷纷浮现出欣喜的神情。 师:学校书法组有46人,电脑组有49人,两个组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 生:46+49 师:现在,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第二题,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交流时,与上面一题类似的一般也有4种思路。(略) 师: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1:相同的地方是两题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生2:不同的地方是第一道个位相加不满十,不要进位;第二道个位相加满十,要进位。 ………… 师:下面一组题,要求说说每题得数比几十多一些,再口算。 44+3582-5062+3080-64 59-2628+1957-3947+23 要求:估计一题紧接着口算一题,看谁估计得准确? [反思]: 上面的片段中,学生学得相当主动积极,不仅课堂参与率高,而且思维灵活多样,学生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改革口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改变学习方式。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新的口算教学的特点: 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能力不同形成学生解决新的口算方法的不同。课堂中学生的口算方法不同是正常的,而且是应该鼓励的。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不再过分地区分哪种方法好,因为自己的方法对个体来说是了不起的,而且自己的方法衰退是很缓慢的。 现代学习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学生对于新知识必须有一个“理解”或“消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把新知识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学生对此做出主动的反应,使新学习材料与主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非人为的联系,从而使新知识获得意义,同时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内容也更丰富了,或者通过改组得到了改善和提高。在学习“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之前,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基本思路,如果仍按部就班地按教材中的例题思路去组织教学过程,学生显然兴趣不大。正是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教师才设计了“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口算得数,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这样以学生的眼光来重新组织学习材料,便于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使课堂充满着探索的气息。 二、关注学生的数学交流和合作学习。 积极提倡算法多样,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讨论和表达数学问题是进行数学交流的两种重要形式。由于积极提倡算法多样,不同的学生常常有不同的解题策略,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他们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会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体会和经验为学生的表达奠定了基础。如:上面学生解决问题的第4种方法:30+40=70,6+3=9,70+9=79。学生的思路是:先把36分成30和6,再把43分成40和3,30+40=70,6+3=9,所以36+43=79。在小组或全班的交流中,这个学生就会有话可说,有话能说,积极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数学交流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希望学生在数学交流中不断地讨论、表达,在表达、讨论中促进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数学的思维品质得到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习惯和估算能力。 《教学大纲》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 估算与计算关系密切,因为估算不是必然离开计算的,所以估算能促进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估算还能对计算结果是否合理起一个监控的作用。因此,必须切实培养学生的估算习惯,教学时让学生估一题算一题设计的用意就在于此。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