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数学 → 五年级数学教案 |
|
|||||
第九册步测和目测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22:55:10 点击数:[] ![]() |
|||||
教学内容:步测和目测。 教学要求: 认识步测和目测的作用,掌握步测和目测的方法,能够用步测和目测测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学生试说一说测量的意义? 测量土地一般用哪些工具? 怎样测定一条直线? 二、新授。 1、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测量土地的方法以及用工具测量距离。当没有测量工具或对测量结果不要求十分精确时,也可以用步测和目测。(揭示课题:步测和目测) (一)、学习步测的方法。 1、 测定一步的长度 步测时,必须知道自己一步的长度是多少。首先要测定一步的长度。 让一名学生在教室迈几步,然后讲清一步的长度指左(右)脚尖至右(左)脚尖的距离。把学生的一步距离用粉笔在地面上画出,即可量出一步的长度。 2、求平均一步的长度。 由于一个人走一段路,每一步的步长不均匀,这就需要先测量出一步的平均长度。 先用卷尺量出一段距离,再用均匀步子沿直线走上三、四次,记好每次的步数,然后用总距离除以步数和就等于一步平均长度。 讲解例1。(课本第87页) 例1:沈强走50米的距离,第一步走79步,第二次走81步,第三次走了80步。平均走一步的长度是多少? 先学生试做,后教师讲解: 解法一: 一步平均长度=距离÷平均步数 (1)求一次平均步数。(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厘米。) (79+82+81)÷3=80(步) (2)求平均一步的长度。 50÷80≈0.63(米) 答:平均走一步的长度大约是0.63米。 解法二: 一步平均长度=总距离÷总步数 50×3÷(79+80+81) =150÷240 »0.63(米) 答:(略) 小结:求一步一平均长度,即用所行的距离除以总步数。 3、求两地间的距离。 教师指出:知道了一步的平均长度就可以用步测出两地之间的距离。方法是: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数一数所走的步数,用一步平均长度乘以步数得两地间距离。 例2:张健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0.64米,他从操场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一共走了125步。这个操场大约多少米长? 距离=一步平均长度×步数 64×125=80(米) 答:这个操场大约有80米。 问:为什么这里用大约呢?(步测的数据不精确) 4、练习。 课本“做一做” (二)、介绍目测的方法。 1、目测是只用眼睛来估量一段距离。练习目测时: (1)先用测量工具量出一段距离,在每隔10米的地方插上标杆,看看10米、20米、30米……的距离各是多远,同时注意不同距离上标杆附近的人和其他物体的大小。 (2)然后去掉标杆,根据确定目标反复练习,目测自己和指定目标之间距离是多少,并与实际测量结果进行比较,逐步提高目测的准确度。 2、教师总结。 在没有测量工具或对测量结果要求不十分精确时,可用步测和目测。学会步测和目测对目学生活很有帮助。 三、巩固练习。 一块地长60米,小强从地的一头走到加一头,第一次走100步,第二次走98步,第三次走99步,一步平均长度多少米? 小华平均一步长度是0.65米,他家到学校距离是1300米。从学校到家需要走多少步?(得数保留整数)。 四、作业。 课后小结: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