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数学 → 五年级数学教案 |
|
|||||
小五数学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案(一)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22:44:16 点击数:[] ![]() |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生的自主发现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会辨认长方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精心组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现数学充满着探索与创新,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二、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 建立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 四、教具准备 教具: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等;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 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 五、教学过程 1.分类、操作、引出新知 (1)教师出示一幅图:你能将它们根据一定标准分类吗? (2)师生共同概括:像粉笔盒等长方体和正方体,和排球、土豆等都占据一定空间把它们称为立体图形。 请同学们说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板书: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我们从哪些方面来认识呢? (3)拿出一块橡皮,横切一刀,露出一个面,让学生触摸,并说说感觉,教师明确这部分叫面。再切一刀,再让学生触摸两面相交的线,说出感觉,明确这在立体图形中叫做棱。什么叫棱? 将橡皮的一个面扣放在桌面上,与两个面垂直再切一刀,触摸三条棱相交的点,说出感受,明确它叫顶点。什么叫顶点? (4)找实物指出它的长、宽、高。 今天,我们就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来学习长方体的认识。 2.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那么长方体的特征是什么?请同学们自己数一数、量一量、比——比后,完成表格。 (提示:放手让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和学习用具独立探究、自主发现面、棱、顶点的知识。) (2)教师巡回指导,指导要点如下: ①数面、棱、顶点时,如何数比较科学。 ②采用多种学习方法。 (提示:如测量、计算、比较及用身体某个部分去接触面、棱、顶点等。) ③独立填写“我的发现”一表。 面
(学生在学习时,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多种学习方法,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汇报:师生共同归纳。 (除了各部分的数量外,还要引导学生认识。) a.按棱的长度可分为3组,每组内4条棱平等且长度相等; b.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棱有3条,长度不一定相等; c.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方体的长、宽、高; d.长方体的形状、大小是由长方体的长、宽、高决定的; e.面的特殊情况。 完成做一做,反馈订正。 小结。 五、课堂练习 @基础练习 拿一个火柴盒量一量,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计算棱长总和。 综合练习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 (2)长方体的三条棱长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 ) (3)有六个面、十二条棱、八个顶点的形体一定是长方形。 ( ) (4)长方形纸是长方形不是长方体。 ( ) (5)有6个面,且6个面都是长方形,它一定是长方体。 ( ) 实践与应用 (1)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6厘米,已知长是8厘米,高是7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2)用一根168厘米的铁丝,焊接成一个长方体教具,长20厘米,宽12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3)用一根长100厘米的铁丝,做成一个长·9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后,还剩多少厘米?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