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高三语文教案 |
|
|||||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六(复句分析)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6:23:00 点击数:[] ![]() |
|||||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六(复句分析) 1.什么是复句 复句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的句子。它有如下特征: 第一,一个复句是一个句子。它和单句一样,有一个句终语调,在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叹号表示。 第二,每个复句,都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这些分句或是主谓句,或是非主谓句。 第三,复句里的各个分句是相对独立的,同时又是相互依存的。其独立性表现在,每个分句都有句子的性质和地位,一个分句不是另一个分句里的一个成分。其依存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分句与分句之间总会产生一定的关系;二是分句之间往往用特定的关联词语联结起来;三是根据表述的需要,分句的主语可承前省略,或蒙后省略。 第四,分句和分句之间,有明显的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等表示。 2.什么是关联词语 关联词语是复句中用来联结分句与分句,标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的词语。它有如下特点: 第一,作为联结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能在复句中起关联作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类词语: 一是连词。连词是用来做关联词语的主要词类,但并非所有连词都能充当关联词。有的连词不能连接分句,不能连接分句的连词当然不能做关联词;有的连词能连接分句,但如果在某个句子中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 二是副词。某些副词可充当关联词。但如果在某个句子中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关联词。起关联作用的副词仍旧保留原有的修饰作用。 三是有些短语也可以充当关联词语,如“一方面”、“另一方面”。 关联词语是在复句中才能确认的,离开复句,就无所谓关联词语了。 3.如何正确使用关联词语 错误地使用关联词语,是出现语法错误的一个根源。要正确使用关联词语,必须注意两点: 第一,要注意区别容易混淆的关联词语。下列关联词语最容易混淆: 一是“因为”和“为了”。“因为”表示原因,“为了”表示目的。但“为了要”也可表示原因。 二是“不仅……而且”和“不是……而是”、“既……又”。前一组关联词语表示递进关系,后两组关联词语表示并列关系。 三是“尽管”和“不管”。“不管”表示条件关系,提出应排除的条件,是以无条件作为条件。“尽管”转折关系。“不管”后边常接疑问代词或可供选择的几项,“尽管”后边不接这些,却常与“但是”配合使用。 四是“况且”和“何况”。它们都表示递进关系,有时可以通用。“何况”可以用在反问句中,表示进一层的意思;“况且”不能这么用。“何况”前边的分句,常用“尚且”,组成“尚且……何况”的格式;“况且”不能这么用。 五是“或者”与“还是”。选择复句有的用“或者……或者”,有的用“是……还是”。前者用于陈述语气,后者用于疑问语气。单用“或者”、单用“还是”,区别也在语气上。 六是“既然”与“既”。“既然……就”用于因果复句,也可以写成“既……就”。而“既……也”、“既……又”、“既……更”却不表示因果关系,而是说明两事并列。所以,用“既”的句子要分清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第二,要注意关联词语的位置。有些关联词语既能放在主语前,也能放在主语后,但有一定的条件;有些关联词语的位置则相当固定。关联词语的位置如果摆得不对,就会使句子不顺畅,意思不清楚。 关联词语配合运用,有一定的规律,如“一方面……另一方面”这组关联词语,如果分句主语相同,位置就比较自由;分句主语不同,只能出现在主语前。又如“不但……而且”这组关联词语,如果分句主语相同,“不但”放在主语后;分句主语不同,“不但”放在主语前。 4.复句的类型 按照分句间的关系,复句可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 联合复句的特点是,在语义上,各分句之间不分主次;在结构上,有两个以上分句在同一层次上。联合复句往往通过语序或关联词语来表示分句间的并列、连贯、递进、选择等几种关系。 偏正复句的特点是,在语义上,两个组成部分有主从,正句是全句的意义中心;结构上,即使全句包含两个以上的分句,也总是可以先分成偏正两个部分。偏正复句一般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有时偏句在后,则带有一种追述、补充、强调的意味。偏正复句一般要用关联词语来表示分句之间的因果、假设、条件、转折、让步等几种关系。 学习本节,要求能识别各种类型的复句。 5.如何区分单句和复句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由单句充当)构成的句子,单句与复句应该界限分明。 (1)从构成材料上看,单句是由句子成分构成的,复句是由分句构成的。 (2)从表述关系上看,单句只有一个表述中心,一种表述关系。再简单的复句也至少有两个以上的表述中心和表述关系。 (3)从关联词语上看,关联词语上是复句的标志,单句一般不用关联词语,只有个别的使用。(使用关联词语的只在主语和谓语的前面出现) 但有许多语言现象还是值得注意。 第一,两可现象。并列结构作谓语的单句与并列关系的复句就很难区分,例如“我们爱祖国,爱人民”,可以分析为单句:主语是“我们”,谓语是并列结构“爱祖国,爱人民”;也可分析为并列关系复句,即把“爱人民”看作是一个分句,主语承前省略了。这种情况按哪一种分析都可以,因为无论是分析为单句还是复句,都不影响对句子意义的理解。 第二,两难现象。比较下面四个句子: A.为了他,我才改变原来的决定。 B.为了身体健康,我每天参加早操。 C.因为这个缘故,他昨天没有来。 D.因为天气不好,我没有出门。 历来认为“为了”是介词,“因为”是连词。按这种观点,很难说明B、C两句是单句还是复句。我们认为“为了”、“因为”兼属连词和介词。在A、C两句中,它们是介词,全句属单句。在B、D两句中,它们是连词,全句属复句。 6.如何分析多重复句 分析多重复句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切分复句要凭借关联词语,缺少关联词语的,可以补上再进行切分。例如下句括号里的关联词语就是添加的。 速度是应该追求的,(但是)如果片面地强调速度,(而且)影响质量,那就错了。 第一层有“但是”,属转折关系;第二层有“如果……就”,属条件关系;第三层有“而且”,属递进关系。 第二,必要时可以逐层检查直接成分的含义,看是否完整,是否符合原意,例如: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这个复句有三个分句,第一次在第一、二分句与第三句之间切分行不行呢?不行,因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有缺点”在意义上讲不通。必须在第一分句与第二、三分句之间切分,意思才完整。 练习 分析下列多重复句 (1) 如果我们真心为人民服务,∣∣ 没有一点私心念,∣那么, 并列 条件 即使我们犯了错误,∣∣也不会害怕别人批评。 让步
(2)如果把人类的饮食男女这些机能同其他社会活动割裂开来,∣∣并使它们成为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它们的性质就和一般动物 并列 条件 所具有的没有什么差别了。 (3)尽管我仰慕某些科学家的大名,∣∣但我并不因认为他们是万 转折 能的,∣ 因为他们不可能掌握真理的全部,∣∣而他们的权威有时甚 因果 递进 至阻碍了他们的进步。
(4)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 并列 因果 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并列 条件 因果
(5)如果我们只重视读写作理论,∣∣∣而不重视写作实践, 并列 ∣∣或虽然注意了写作实践,∣∣∣但却忽视有关的理论知识, 选择 转折 ∣∣∣忽视通过阅读文学史上的名篇佳作获取营养,∣那么都不利 并列 条件 于写作水平的提高。
(6)这几天一直刮着北风,∣∣∣又下那么大的雪,∣∣外面简直 并列 因果 冷极了,∣∣∣路也特别地滑,∣你出门可千万要当心一点。 并列 因果
(7)如果没有氧,∣∣∣光有氢,∣∣或者没有氢,∣∣∣只有氧, 并列 选择 并列 ∣都不能生成水。 条件
(8)如果我们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共同奋斗,∣那么, 并列 并列 条件 我们不但能摆脱目前的困境,∣∣而且还能使全厂工人过上小康生活。 递进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