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高三语文教案
   毛泽东词二首——采桑子•重阳..      ★★★ 【字体: 】  
毛泽东词二首——采桑子•重阳..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6:12:58   点击数:[]    


管帅中学教学案
第  章(课) 1 节 1 课时   备课时间2003年8月28日
课题 毛泽东词二首——采桑子•重阳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双基分析) 1、 清本词的思路,体味作者精妙的构思。
2、 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3、 分析全词的内容,把握词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的(知识能力、德育的目标要求) 1、 体会本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2、 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胸怀,学习他天下为己任的革命精神。
教具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 导入新课
重阳是传统的登高赏菊的日子,文人骚客也少不了吟诗为文以记,但凡作诗文咏重阳,大抵离不了《登高》赏菊、吟秋的内容。多有凄凉之慨。在青年革命家毛泽东笔下重阳节所见所感的又是什么?
板书:采桑子•重阳
二、 背景
1927年大革命失败,帝国主义在华矛盾随之尖锐,各派军阀之间的混战加剧,给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发生和坚持焉提供了条件。1929年,毛泽东领导的红军第三次入闽,这次入闽,天高气爽,秋色烂漫,胜利在望。诗人的心头充满了喜悦畅抒胸臆,写下了这首情景交融,饱含哲理脍炙人口的词作。
三、 讲授新课
1、 教师范读课文
2、 解释词语
黄花  秋风劲  万里霜  
3、 引导学生讨论、赏析
(1) 第一句有何哲理?
提示:这是一句带有大彻大悟意味的警句,出得非常的突兀,给人的出头捧喝之感,亦使课接下来的内容平添一般渺远苍凉之气,以自然万物的永恒写人生的短暂。
(2) 诗人为什么会觉得“战地黄花”分外香?
提示:乐观的精神,对革命前途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3) 下阕应如何理解?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讲的是一般的自然规律,通常人们也都能具备这样的感受和境界,但是“寥廓江天万里霜”却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体味到的。这里的霜,不仅仅是“霜白”的意思,还是五彩斑斓,包括了黄花,叶红和各式草树,还包括了各种秋实和天高气爽的寥廓景象。
(4) 末句为什么用“万里霜”而不用万里秋?
提示:A、押韵
B、既响亮又含义丰富,再现诗人炼字之精当。



板书提纲:
采桑子•重阳
特点:富含哲理:人生易老天难老
      情景交融:战地黄花分外香
                寥廓江天万里霜









[1]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前方》...

  • 下一篇文章:杂文四则教案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毛泽东词二首——采桑子•重阳..”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毛泽东词二首——采桑子•重阳..”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三块钱国币》教案教案
  • ››“哀”字一线牵——春姑娘上《哀江...
  • ››我的呼吁.
  • ››《阿Q正传》教案
  •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
  • ››张开双臂,选择博爱 ——苏教版《七...
  • ››触龙说赵太后..
  • ››《我与地坛》学习要点
  • ››《明湖居听书》..
  • ››语文教案-阿Q正传
  • ››毛泽东词二首——采桑子•重阳...
  • ››毛泽东词二首
  • ››毛泽东词两首之一 教案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