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高三语文教案
   《五柳先生传》的教学设计      ★★★ 【字体: 】  
《五柳先生传》的教学设计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5:53:13   点击数:[]    



设计理念与思路:《五柳先生传》是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所作,属于文言文。文言文的学习要把握住以下几点:一是读准,即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抑扬顿挫。二是读懂,即读懂大意,也就是疏通文意,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内容。三是在读准、读懂的基础上,学习其结构、语言及写法,体会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二课时。
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达到读准目标。
2、翻译课文,重点掌握与文章有关的词语。同时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内容。
3、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特点。
4、背诵全文,分析人物的精神风貌,学习他精神、性格的进步方面。
5、仿照本文写法,写一篇个人小传。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文言文—《五柳先生传》。板书课题及作者。
师:上学期我们已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历史上我们也学过,你能来介绍一下他吗?谁来试一试?
学生介绍,教师作补充。
作者简介及背景: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东晋末年的黑暗社会,风气污浊,许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辞官归隐,躬耕农田,过着俭朴的归隐生活。他的作品语言朴素,自然优美,看似平淡却寓意深刻。
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与志趣。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二、指导诵读。
1、学生试读。
要求:让学生在试读的同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嗜(shì) 辄(zhé) 吝(l n) 褐(hè) 箪(d n)
汲(jí) 俦(ch u) 觞(sh ng)
2、听课文录音。
要求:学生边读边体会本文朴素、自然的语言风格。
3、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
4、指导学生诵读。
要求:读出停顿、延长,掌握节奏。
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学生边翻译边画出疑难,四人一组进行交流。最后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班内解决或教师解疑。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2)环堵萧然,不蔽风雨。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补充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课文。
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鼓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这篇文章前面有序,叙述他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
四、作业布置: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检查背诵。
师: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课文内容。本文是陶渊明借五柳先生之名,写的一篇自传,记叙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给我们描绘了一个鲜明形象。
那么,五柳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第一段。
要求:找出文中体现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爱好)的语句,反复读一读,体会五柳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或怎样一个形象?
(1)、教师设计好板面:让学生将有关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的句子板演在黑板上。
(2)、学生分组交流:五柳先生是怎样的人?
结论:通过对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人物形象。
师:如果说第一段是传,那么第二段就是评论性的文字。
2、齐读第二段。
要求:让学生找出本段中评价五柳先生的语句。
师:那一句最能体现其精神风貌?
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让学生翻译“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加深理解。
师:“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和第一段那些照应?
生:“闲静少言,不谋名利”。
师:“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这句话再次强化了五柳先生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性格特点,在文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评价人物形象。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已对五柳先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学们,你喜欢五柳先生吗?
(提示:喜欢或不喜欢)喜欢哪些方面?不喜欢哪些方面?(用文中的话回答)
生:我喜欢他“闲静少言,不谋名利”。不喜欢他“性嗜酒”。
生:我喜欢他“好读书,不求甚解”。还喜欢他“造饮辄尽”的豪爽性格。不喜欢他“闲静少言”。
生:我喜欢他“好读书”和“常著文章自娱”,不喜欢他“性嗜酒”。
……
三、拓展迁移。
师:作为语文老师,我非常想成为你们的朋友,可作为朋友,必须知其人,又知其心,我非常想了解你们,你们愿做我的朋友吗?
生:愿意。
师:那么,就请同学们在日记上写一篇“自题小像”,介绍一下自己,让我了解你,成为你的朋友。好不好?
生:好。
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当堂展示。
四、小结: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谈)。
五、作业布置:
学生推荐作业: 1、在读书笔记上默写全文。
2、继续完善“自我介绍”的短文。





课改课例:
《五柳先生传》的课堂实录
设计理念与思路:《五柳先生传》是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所作,属于文言文。文言文的学习要把握住以下几点:一是读准,即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抑扬顿挫。二是读懂,即读懂大意,也就是疏通文意,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内容。三是在读准、读懂的基础上,学习其结构、语言及写法,体会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因此,就《五柳先生传》这篇文章我设计了两课时,第一节课主要任务是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达到读准、读懂的目标。重点掌握与文章有关的词语,如“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第二节课学习文章的语言、结构、写法,体会作者的所表达的情感。着重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特点;分析人物的精神风貌,学习他精神、性格的进步方面。
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达到读准目标。
2、翻译课文,重点掌握与文章有关的词语。同时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内容。
3、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特点。
4、背诵全文,分析人物的精神风貌,学习他精神、性格的进步方面。
5、仿照本文写法,写一篇个人小传。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文言文—《五柳先生传》。板书课题及作者。
师:上学期我们已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历史上我们也学过,你能来介绍一下他吗?谁来试一试?
学生介绍,教师作补充。
作者简介及背景: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东晋末年的黑暗社会,风气污浊,许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辞官归隐,躬耕农田,过着俭朴的归隐生活。他的作品语言朴素,自然优美,看似平淡却寓意深刻。
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与志趣。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二、指导诵读。
1、学生试读。
要求:让学生在试读的同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嗜(shì) 辄(zhé) 吝(l n) 褐(hè) 箪(d n)
汲(jí) 俦(ch u) 觞(sh ng)
2、听课文录音。
要求:学生边读边体会本文朴素、自然的语言风格。
3、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
4、指导学生诵读。
要求:读出停顿、延长,掌握节奏。
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学生边翻译边画出疑难,四人一组进行交流。最后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班内解决或教师解疑。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2)环堵萧然,不蔽风雨。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补充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课文。
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鼓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这篇文章前面有序,叙述他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
四、作业布置: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检查背诵。
师: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课文内容。本文是陶渊明借五柳先生之名,写的一篇自传,记叙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给我们描绘了一个鲜明形象。
那么,五柳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第一段。
要求:找出文中体现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爱好)的语句,反复读一读,体会五柳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或怎样一个形象?
(1)、教师设计好板面:让学生将有关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的句子板演在黑板上。
(2)、学生分组交流:五柳先生是怎样的人?
结论:通过对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人物形象。
师:如果说第一段是传,那么第二段就是评论性的文字。
2、齐读第二段。
要求:让学生找出本段中评价五柳先生的语句。
师:那一句最能体现其精神风貌?
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让学生翻译“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加深理解。
师:“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和第一段那些照应?
生:“闲静少言,不谋名利”。
师:“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这句话再次强化了五柳先生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性格特点,在文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评价人物形象。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已对五柳先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学们,你喜欢五柳先生吗?
(提示:喜欢或不喜欢)喜欢哪些方面?不喜欢哪些方面?(用文中的话回答)
生:我喜欢他“闲静少言,不谋名利”。不喜欢他“性嗜酒”。
生:我喜欢他“好读书,不求甚解”。还喜欢他“造饮辄尽”的豪爽性格。不喜欢他“闲静少言”。
生:我喜欢他“好读书”和“常著文章自娱”,不喜欢他“性嗜酒”。
……
三、拓展迁移。
师:作为语文老师,我非常想成为你们的朋友,可作为朋友,必须知其人,又知其心,我非常想了解你们,你们愿做我的朋友吗?
生:愿意。
师:那么,就请同学们在日记上写一篇“自题小像”,介绍一下自己,让我了解你,成为你的朋友。好不好?
生:好。
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当堂展示。
四、小结: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谈)。
五、作业布置:
学生推荐作业: 1、在读书笔记上默写全文。
2、继续完善“自我介绍”的短文。

[1]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六国论教案

  • 下一篇文章:《愚溪诗序》学习要点和能力训练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五柳先生传》的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五柳先生传》的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三块钱国币》教案教案
  • ››“哀”字一线牵——春姑娘上《哀江...
  • ››我的呼吁.
  • ››《阿Q正传》教案
  •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
  • ››张开双臂,选择博爱 ——苏教版《七...
  • ››触龙说赵太后..
  • ››《我与地坛》学习要点
  • ››《明湖居听书》..
  • ››语文教案-阿Q正传
  • ››《五柳先生传》教学实录
  • ››《五柳先生传》译文
  • ››《五柳先生传》学习要点
  • ››《五柳先生传》写作动因
  • ››《五柳先生传》的教学设计
  • ››《五柳先生传(第二课时)》教学设...
  • ››《五柳先生传》教案设计
  • ››《五柳先生传》
  • ››《五柳先生传》第二课时
  •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3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