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高三语文教案
   黄鹂教案      ★★★ 【字体: 】  
黄鹂教案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5:25:52   点击数:[]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层层铺垫,最后点题的方法 
2. 学习课文语言质朴、清新,富有感情色彩的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投影:千里莺啼绿映红
两个黄鹂鸣翠柳
黄鹂鸣叫清脆婉转、悦耳动听,说起黄鹂就令人联想到——春天美景。孙犁(简介 山药蛋派 白洋淀派)笔下的黄鹂是否诠释了这一命题。
《杜鹃枝上杜鹃啼》蕴含周瘦鹃对传统习惯看法的思考 古人辛酸、断肠 我有情味 多半是一种心理作用。
采用的是: 托物言志的方法
本文托黄鹂言何志呢?
二、 讲析课文
1. 找出文中写黄鹂的情况(4次)
抗战    色彩鲜丽 声音诱人 姿态矫健   一闪而过
病中    追逐逗闹 安家落户        一去不返
诳鸟市   悬空吊着  拉上来        焦黄 凄惨
江南太湖边 群莺乱飞  全部美丽       极致
2. 作者对黄鹂的感情和认识前后是否一致
遗憾——惋惜——怜爱——喜爱之极
3. 为什么对黄鹂会有不同的感情和认识?
环境不同:不同的环境对事物的“极致”的发挥起到相当的限制作用。
哲理: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
三.写作时代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1962年,当时“左”的错误倾向,把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口号理解为“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德政只任务、直接的政治任务”,干涉了许多不应当干涉的事情。1962年以后,“左”的错误愈演愈烈,终于酿成“文化大革命”。
联系背景,就会明白作者构思的奇特巧妙,能理解寄寓在黄鹂命运上的思想感情,也不得不让我们叹服文章中闪烁着的先知的光辉。
层层铺垫,最后点题
四.语言运用机巧借鉴
朗读课文最后五段
修辞:
引用名句:杂花生树 群莺乱飞 增添文学色彩
排比   三个“这里的……” 勾勒太湖环境优美
对偶  “它们的啼叫……,它们的飞翔……”  对仗工整,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江南风景图。
句式:
整散结合 长短结合 错落有致
多种修辞手法,整齐而有变化的句式,曲折回旋,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五.想象描述:“虎啸深山……雁排长空”中的一景,表现其极致

[1]

[1]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蜀道难

  • 下一篇文章:《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8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黄鹂教案”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黄鹂教案”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三块钱国币》教案教案
  • ››“哀”字一线牵——春姑娘上《哀江...
  • ››我的呼吁.
  • ››《阿Q正传》教案
  •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
  • ››张开双臂,选择博爱 ——苏教版《七...
  • ››触龙说赵太后..
  • ››《我与地坛》学习要点
  • ››《明湖居听书》..
  • ››语文教案-阿Q正传
  • ››黄鹂教案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