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高三语文教案



Tags:


   《五人墓碑记》:“谁为哀者?”到底该如何理解      ★★★ 【字体: 】  
《五人墓碑记》:“谁为哀者?”到底该如何理解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5:23:45   点击数:[]    


江苏金坛直溪高中 武新光

本人在执教《五人墓碑记》一文时,发现人教版教参将“谁为哀者?”一句在译文中译为“在为睡悲痛?”,笔者颇感疑惑。同时,我发现该书第193页将此句解释为宾语前置,原文如此:疑问句中,疑问代词“谁”作介词“为”的宾语,提前。我想这就是该书把此句译为“在为谁悲痛”的根据吧。但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因此,我翻阅了其他资料,有资料解释为“谁是同情的人?”,表面看似乎讲得通,实则不然。“哀”固然有“同情”之意,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但“同情”一词远不能表达当时吴郡人民的心情,因为有人为此“蹈死不顾”,只有“悲痛”才能表达这种心情。“哀”作“悲痛”之意也很常见,如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的哀就是此意。此外,此处的“者”并不是作“的人”讲,而是和“谁”一起构成表示疑问的固定句式。这种句式在古汉语中随处可见,如《梅花岭记》中“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即是。因此这种理解也不很妥当。
回过头来再看此句为何不能理解为“在为谁悲痛?”,为何不能理解为宾语前置。本文写的是明朝末年,魏忠贤专权,时任吏部员外郎的吴郡人周顺昌因得罪魏忠贤,魏忠贤的爪牙逮捕周顺昌从而引起吴郡人公愤的事。从上下闻看,吴郡人民的行为有明确的目的,即“为之声义”,所以“哭声震动天地”,因此缇骑所问“谁为哀者?”理解为“在为谁悲痛?”,明显不合情理。按情理,缇骑是要镇压为周公伸张正义的百姓,他们应该问“谁在替周公悲痛?”,谁在替周公悲痛就杀掉谁。因此,笔者认为此处的“谁为哀者?”应该是“谁为之哀者?”的省略,也就是说介词“为”的宾语“之”在原文中是省略了(在古汉语中介词的宾语省略的现象很常见),其中“之”指代周公,而非教参上所说的“谁”作介词为的宾语。这样一来,就可以译为“谁在替他悲痛?”,根据上文“哭声震动天地”,可意译为“谁在哀哭?”。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登泰山记》教学设计1

  • 下一篇文章:个人和集体·.示例之三.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五人墓碑记》:“谁为哀者?”到底该如何理解”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五人墓碑记》:“谁为哀者?”到底该如何理解”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三块钱国币》教案教案
  • ››“哀”字一线牵——春姑娘上《哀江...
  • ››我的呼吁.
  • ››《阿Q正传》教案
  •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
  • ››张开双臂,选择博爱 ——苏教版《七...
  • ››触龙说赵太后..
  • ››《我与地坛》学习要点
  • ››《明湖居听书》..
  • ››语文教案-阿Q正传
  • ››《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 ››《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4
  • ››《五人墓碑记》:“谁为哀者?”到...
  • ››《五人墓碑记》教学材料
  • ››《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 ››《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5
  • ››《五人墓碑记》精品教案设计2
  • ››《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1
  • ››《五人墓碑记》教学设计3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