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高三语文教案
   灯下漫笔教案      ★★★ 【字体: 】  
灯下漫笔教案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5:23:06   点击数:[]    

教学目标: 
1 、了解杂文的特点 
2 、体会文章冷静的理性分析中包含的强烈的激愤之情 
3 、学习鉴赏情理交融的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课文 
由鲁迅先生的散文诗《秋夜》入笔,文中对枣树枝干的描绘说出,想到散文诗意境美,今天我们学习最能体现鲁迅写作风格的杂文之一《灯下漫笔》 
二、杂文 
杂文:是散文的一种,五四运动以来杂文十分流行。其特点是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 
三、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 1925 年春末。当时,中国社会新旧斗争十分尖锐,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旧文化、旧制度、旧传统层层因袭,到这时,已经是黑暗、反动、腐朽无比。它像一个巨大无比的毒瘤,长久地机身在国民的身上,禁锢着国民的身心,使国民畏惧而且麻木;另一方面,少数先驱者已经从黑暗中醒来,他们已开始大声疾呼,唤醒“铁屋子”尼沉睡的人们,并开始荷戟奋战,要“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四、整体感受 
学生诵读课文 
要求 1 、扫除字词障碍 
2 、文中哪些语句让你深省、激动、有所感动。找出来 
(一)字词 
嗜好 shi      兑现 dui     曷丧  he   编纂  zuan    夏桀 jie 
(二)词 
降格以求:降低标准来寻求办法 
乱离人:战乱时代流离失所的人 
厘定:整理制度 
法祥:最初发生 
(三) 
找出文中你欣赏、感动、深省、体会主旨的语句 
1 、第四节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第五节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 .............. 究竟一等于牛马了。 
第七节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 ........... 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第十节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第十二节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 ........ 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 
(四)感情基调 
明确批判矛头如下 
两方面:思考中国历史,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 
国民性问题,奴性人格,奴才传统 
小结:鲁迅的杂文,包含了强烈的爱憎感情,全文的感情基调以怒和怜为主,愤怒,讽刺,批判,同情融为一体。 
板书设计 
中国历史————封建专制主义————怒 
国民性问题————奴性人格————怜 
(五)作业 
1 、品味文中语句 
2 、课课练 1-5 题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一)主题思想 
由上节课大家找出的语句入手,明确批判矛头入手分析 
中国历史 
1 、专制暴政下,中国封建社会只有两个时代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分析前一时代,是天下大乱的时代 
         后一时代,是天下暂时太平的时代 
2 、中国社会,就在这“一乱一治”中因循反复,老百姓则在这两种时代中挣扎浮沉。 
“乱”时,官兵到,强盗到,百姓被掠杀 
“政”时,百姓服役纳粮,盼望这样的奴隶生活不被剥夺。 
3 、这一结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此偏激,却又如此深刻,你不得不惊叹。 
国民性问题 
文中句:“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老百姓: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 
国民逆来顺受,甘于为奴的传统 

(二)鉴赏要点 
1 、直写事实,由小及大。 
直写事实:将生活小事,人物精神,特点突出,再引发联想,揭示实质; 
由小及大:本来是一些不被人看见或不被人注意的东西,被他一放大,便有了艺术的力量。 
钞票折价兑换现银——————中国历史、国民性问题——————深刻的思想 
2 、披情入理,情理交融 
A 将议论与叙述、描写、抒情结为一体。 
第六节叙述      第七节议论带抒情          第八、九节叙述带议论 
B 议论以作者的感情为内在动力 
C 语言富有力度,体现在用词上 
蔡松坡先生溜出北京 
历来所闻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 
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 

二、练习 
思考和练习二 
1 、“极容易”说明中国“乱”是长期的,“治”是短暂的。因此老百姓常常“想做奴隶而不得”;他们把做奴隶当作一种奢望,甚至是一种享受,一旦哪一位统治者满足了这一令人感到悲哀的要求,他们自然就“万分欢喜”了。 
2 、“这一小玩艺”是指“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也指后文所说的强盗官兵反复争夺天下,历史总是陷入“一乱一治”的循环怪圈中,老百姓总是在“奴隶”和“下于奴隶”两种命运之间反复挣扎。 
5 、“第三样时代”是指一个走出了“一乱一治”的循环怪圈,从而迈向民主与自由的时代;是一个老百姓告别“做奴隶而不得的”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而成为社会主义的时代。总之“第三样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三、作业:完成课课练 6-17 题 

[1]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我教《荷塘月色》.

  • 下一篇文章:曾参、曹参、岑参这三个名字中的“参”读音相同吗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灯下漫笔教案”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灯下漫笔教案”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三块钱国币》教案教案
  • ››“哀”字一线牵——春姑娘上《哀江...
  • ››我的呼吁.
  • ››《阿Q正传》教案
  •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
  • ››张开双臂,选择博爱 ——苏教版《七...
  • ››触龙说赵太后..
  • ››《我与地坛》学习要点
  • ››《明湖居听书》..
  • ››语文教案-阿Q正传
  • ››灯下漫笔.
  • ››灯下漫笔(节选) 知识要点
  • ››灯下漫笔..
  • ››灯下漫笔教案
  • ››灯下漫笔(教师中心稿)
  • ››灯下漫笔(网友来稿)
  • ››灯下漫笔
  • ››灯下漫笔(节选)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