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要点 (一)简介 本文选自《战国策·赵策》,公元前266年,赵国的国君惠文王去世,孝成王继位,因年少,由威后执政。秦国乘赵国政权新旧交替之际,急急地发起进攻。赵国求救于齐,齐国要求必须以长安君去齐国作人质,赵太后出于爱子之心,坚决不肯,并以强硬态度拒听大臣谏言,在僵持之际,老臣触龙出面,一番婉转陈词,唤醒太后的理智,使其愉快地接受了进谏。文中塑造了一位既忠心耿耿、慈和仁厚,又深谋远虑、老成持重的老臣形象。而做事要认真分析事物的特殊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触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二)课文内容 1.内容结构 本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赵太后新用事”到“老妇必唾其面”是触龙劝说的背景。 第二部分从“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到“恣君之所使之”是劝说的过程。 第三部分“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是劝说的结果。
触龙的劝说很有艺术性,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从“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到“太后之色少解”,可以说是漫话家常,以期缓和气氛。 第二回合:从“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棋’”到“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可以说是乞托少子,试图引发共鸣。 第三回合:从“对曰:‘老臣以为媪之爱燕后’”到“太后曰:‘然。’”,是由此及彼,倡导理智为先。 第四回合:从“左师公曰”到“‘恣君之所使之’”,回顾历史,提醒免蹈覆辙。
触龙就是这样以亲切、体贴的话语架设心的桥梁,引导太后进入谈话状态,使太后由“盛气而揖之”到“太后之色少解”;再推己及人,转到爱孩子的话题,继而提出“父母之爱子,当为之计深远”,顺着太后疼爱孩子,欲使子孙永享富贵的心理,带领太后一步步接近正题。他虽然只字未提让长安君去齐国作人质的话题,最后却让太后心悦诚服地把长安君交给他去安排。
2.写作特点 (1)人物形象生动,善于刻画心理变化 (2)语言细密,层层铺垫
(三)补充资料 在《战国策·齐策》中有《赵威后问齐使》,从中可以看到赵太后所具有的朴素的民本思想。 原文选段: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口:“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二.能力训练 1.请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 (1)大臣强( )谏 (2)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 ) (3)老妇恃辇( )而行 (4)不肖( ) (5)没( )死以闻 (6)持其踵( )为之泣 (7)今媪( )尊长安君之位 (8)恣( )君之所使之
2.请选出下列红色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1) A、必以长安君为质 B、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C、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D、持其踵为之泣
(2) A、日三四里,少益耆食 B、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C、太后之色少解 D、而患志行之少耻也
3.选出下列红色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 A、赵氏求救于齐 B、少益耆食,和于身也 C、甚于妇人 D、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 )与( )相同
4.选出红色字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王曰:“善。”乃下令 B、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C、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5.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没死以闻 B、甚于妇人 C、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D、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6.解释下列句中红色字的意思: (1)左师触龙愿见太后 ( ) (2)入而徐趋 ( ) (3)老妇恃辇而行 ( ) (4)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 ) (5)妇人异甚 ( ) (6)已行,非弗思也 ( ) (7)祭祀必祝之 ( ) (8)奉厚而无劳 ( )
7、请解释下列红色字的意义和用法: (1)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 ) (2)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 ) (3)日三四里 ( ) (4)少益耆食 ( ) (5)祝曰:“必勿使反” ( )
8、翻译下列语句: a)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答案: 1、 (1)强(qiǎng) (2)郄(xì) (3)辇(niǎn) (4)肖(xiào) (5)没(mò) (6)踵(zhǒng) (7)媪(ǎo) (8)恣(zì)
2、(1)A (2)B 3、BD 4、D 5、A
6、 (1)愿(希望) (2)徐(慢) (3)恃(依靠) (4)及(趁着) (5)异(特别) (6)行(离开) (7)祝(祈祷) (8)奉(俸禄)
7、 (1)侯(封侯,名词作动词) (2)尊(使……尊贵,使动用法) (3)日(每日,名词作状语) (4)耆(通“嗜”,通假字) (5)反(通“返”,通假字)
8、 (1)(这)难道不是(为她)做长远打算,(希望她)有子有孙世世代代相继为王吗? (2)不只赵国,其他各国诸侯的子孙受封为侯的,他们的继承人还有在位的吗?
撒旦的花园
洪泓
纽约那个建筑倒下腾起灰黑的烟雾,烟雾中有一张狰狞的脸。有人说,那是撒旦。
——题记
做过一些古怪的梦,我要描述其中一个:早上我骑着车到学校去,发现周围景物不同以往,废墟一片,硝烟处处,青白的尘与赤红的焰交织勾结,智商云天。我心中发慌,却依然到学校去。踏进门去,发现课已停了。男孩子们武装绕着操场跑步,一个女孩在一旁哭,哭得气短,让人手足无措。那哭声令我的心像个无底的深渊,发虚,虚得手都抖起来。依稀知道自己睁眼坐起就会离开这个梦,然而我却不能,只是看着他们跑下去。今年美伊战争时凤凰台有详尽的报道,我看的时候又觉得心里发虚,虚得手都在战栗。我忽然想起庄子的蝴蝶梦,想起自己的梦。谁的世界梦见庄周,谁的庄周梦见蝴蝶?阖眼,而后醒悟,我是否就可以从“我”这个恶梦中醒过来,从这个世界的恶梦中醒过来?至少眼前的电视里不是这些哭泣的人。
我看到一个电影的片头,那是一段精致的动画。一只白鸽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飞着,飞着,一只钢铁的鹰撕裂了白鸽的血肉钻出来。蓝色的天空变为血红,人的尸体是有毒的种子,种下去就长出仇恨的树木。轰鸣许久,鹰落下。坚硬的骨架的线条更加坚硬,幻化成巨大的废墟中仃伶无告的钢筋,断裂垂下,像扼人咽喉的手臂。米字旗碎裂,红的蓝的三角纷纷跌落,剩下一个苍白的十字架。一点点被鲜血浸染得血红,接着无数苍白的十字架拔地而起,从后面走出无数骨架的兵士……
这段动画是最贴合“战争”这个词汇给我的抽象印象的。
一个伊拉克男孩在空袭中失去了腿和亲人,他看着医生说“请把我的腿接回去可以吗?我才12岁,我还想跑呢。”他的眼睛大而乌黑,当他哀求着看镜头时,我心中最后一道防线立即土崩瓦解。对于战争的恐惧像决堤的洪水充满了我。那种恐惧真实而巨大,严密得没有缝隙。我努力地克制自己,使自己不致因恐惧而哭出声音来。我第一次发现人——至少是我,居然是如此脆弱的动物,一段动画,一个眼神,我就被击碎了。
我从此不再相信什么见鬼的正义战争,就仿佛走到里面去才发现撒旦的花园只有一个花园的名字。这个花园只有枝刺交错的荆棘,缠绕纠结的毒蛇,恶臭腐烂的泥沼,呼啸狞笑的蝙蝠,还有酿酒的沼泽女人。门口铁丝挂起牌子:Satan’s Garden,风带着腥气掠过,铁丝摆动,发出咬啮般的声音。正义战争?只要是战争就是可怖而无理的,没有正义的霓裳羽衣粉饰。上帝会对正义战争说:“去吧,有罪的孩子。彼得不会为你这样的游魂开门的。去问问Satan是否愿意收留你。”花园么?还是一个地狱。电影《纽伦堡大审》中,有一段关于集中营的录像,画面上的活人形同死人一般,形容枯槁。一个女人无望地笑,笑里面有坟墓。男男女女麻木地赤裸着走进毒气室,眼睛空洞,神情呆滞。巨大的车铲起残破的尸体,丢进焚化炉,如果毒气不够用,活生生的婴儿孩子也是一个下场。坐在一盘的人被写满一个词:宿命。
当战争的巨轮将梦、希望、尊严碾碎, 人性泯灭而沦为宰割及被宰割的兽时, 旁观的人都会被激起最起码的愤怒。
那段录像播放的时候,我和我的同学都不约而同地颤抖和哭泣——人,已不能称为人了。我憎恶战争。深深地。
评语:战争虽然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但战争带来的伤痛对参与的双方来说是一样的。战争对人心灵的迫害,对人类家园的摧残使得战争中没有绝对的赢家。洪泓同学的这篇作文表达了对战争的憎恶。她有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文章联想丰富,含义深刻。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