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综合性学习教案 |
|
|||||
《人物的外貌描写》作文教案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3:41:45 点击数:[] ![]() |
|||||
《人物的外貌描写》作文教案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懂得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2. 学会观察人物外貌的方法:遵循一定顺序细致观察长相、衣着等,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捕捉人物最突出的部位。 3. 学会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根据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或中心思想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描写。 教学重点: 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重点的进行描写。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批改习作,促进写作能力的形成。 主要教法 主体性作文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想写出一篇篇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写人记叙文吗?你性让你笔下的人物活起来吗?要写人,首先必须学会人物的外貌描写。 二.写前指导 1. 朗读下面两个文段。 (1) 门一开,班主任领进一位女生。他长的很好看,衣着朴素。“我叫李华,请多光照。”简单的开场白后,他被分到我的旁边,以后我们成了同桌。 (2) 门一开,班主任领进一位女生。他中等个儿,梳着两根羊辫,黑里透红的脸上,有一对明亮的眼睛。穿着一身洗的褪了色的学生装,裤子的膝盖处还缀着两个像眼睛一样的补丁。“我叫李华,请多关照。”简单的开场白后,他被分到我的旁边,以后我们成了同桌。 2. 思考问题: (1) 找出文段人物外貌描写的句子。 (2) 这两个文段同写一个人物,哪一种好?为什么? (3) 第(2)文段中,作者是怎样观察、怎样描写人物的外貌的? (4) 你受到什么启发? 3. 同桌交流、讨论思考结果。 4. 全班交流。 5. 教师进行小结,板书要点。 (1) 观察人物的外貌,要遵循一定的顺序细致观察长相、衣着、姿态、表情等,这是整体的观察。再抓住最突出的独特之处,有重点的观察。 (2) 描写人物外貌时,要有选择、有重点,选择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特征来写,做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 三.片段训练: 片段训练(一) 1. 出示训练要求:观察教师指定的4位同学的体貌,运用以上所学的知识,把其中1位同学的外貌特征写下来。80字左右。 2. 学生写片段。(选择1~2位中等程度的学生,要求把习作写在幻灯片上,备批改。) 3. 评改片段习作。 (1) 出示评改要点。 能否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独特之处观察外貌?为什么? 外貌描写能否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有什么修改建议?理由是什么? (2) 幻灯出示学生习作。 (3) 学生朗读评议。学生围绕评议要点发表看法。 (4) 作者自评。 要点:作者对自己习作有什么看法?同意同学们的哪些评议?不同意哪些? (5) 教师小结。 要点:指出学生的评议是恰当的,补充学生没有提到的。然后再次明确教学目的。 (6) 学生自改。学生参照评改要点,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片段训练(二) 1. 出示训练要点:描写自己家中某位长辈的外貌。注意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修养,结合自己对他(她)的感情。80字左右。 2. 学生写片段 3. 评改片断 (1) 依照片段训练(一)的评改要点,同桌交流,互评互改。 (2) 自己修改习作。 四.成篇训练 布置成篇训练作业。 自拟一个题目或参考下面题目,结合提示写一篇写人文章,500字以上。 A我的自画像 B皱纹 C 一位邻居 D同桌 E笑吧,姑娘 F爷爷的照片G教师的眼睛 提示:1。要注重人物外貌特征的描绘。可以采用集中一处描写,也可以在时间、情景变化中作逐步加深式的描写。 2.人物的外貌描写和人物的性格、爱好相联系,和情节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个性特征。 板书设计: 抓住独特之处重点观察 选择重点描绘 附录: 肖像描写,又叫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物面貌、衣着、身材、神情、姿态等的描写 。 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定外貌,从一定的程度上表现出自己的内心状态。由于出身、经历、素养、社会环境的影响,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征,这就会在表情、姿态、穿着等方面流露出来。如:“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才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带一些伤痕;一步乱蓬蓬的花白胡子。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孔乙己)这段外貌描写,抓住了最能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外部特征,勾画出了一个穷困潦倒、轻视劳动人民、好吃懒做、不肯放下读书人架子的封建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二.要有选择性。著名作家老舍说的好:‘人物的外表要处,足以烘托出一个单独的人格,不可泛泛的由帽子一直形容到鞋底,没有用的东西往往是人物的累赘。“《故乡》一文中的杨二嫂外貌的精妙的描写:”我吃了一下,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50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的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的细脚伶仃的圆规。“一个女人,”两手搭在髀间……张着两脚“,像个圆规似的立在你面前。作者抓住了杨二嫂的外貌重点来写,一个精妙的比喻,就把杨二嫂这种小市民毫无教养、倚老卖老、仪态丑陋的模样凸现出来。 三.要注意顺序 肖像描写往往是多方面进行的,写作应按照合理的顺序来进行。赵树里的小说《老杨同志》中的肖像描写就体现这点。“他(老杨同志)头上箍着白手巾,身上是白小布衫蓝裤,脚上穿着半旧的硬鞋,至少也有二斤半重。“这段肖像描写,突出了老杨同志的生活俭朴。作者进行肖像描写的顺序和层次非常清楚:它是从“头上”、“身上”到“脚上”,由上到下,有条不紊写的。 五.要在动态中展现人物肖像 人物多数是处在活动之中的。因此,我们要善于在动态中或者说在情节发展中逐步 展现人物肖像。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的高潮部分,便成功运用了动态中进行肖像描写。写菲利普时,随着情节的发展,从“神色不安”到“神色张皇”,再到“神色很狼狈”;脸色从苍白到煞白;两只眼睛从“不寻常”到呆滞。这样,人物的神态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变化,即活现了菲利普从热望到失望的狼狈相,又充分暴露了他的虚伪可鄙的嘴脸。总之,肖像描写要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着眼于充分表现人物的特点来进行才能收到良好的结果。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