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九年级语文教案 |
|
||||||||||||||
第3课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语文版教案)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3:20:42 点击数:[] ![]() |
||||||||||||||
第3课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约 分钟)
三、组织活动,交流心得(约 分钟)
本节总结 这是一篇在主体构思上托物思人,语言上清新、淡雅、朴实,节奏上舒缓、平和但 能表达深厚情感的好文章。 文章具有双重意义:从文章本身说,这是一篇美文,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让人为 之肃然起敬;从文章之外的角度来说,这篇文章有助于广大的青少年读者加深对于 把自己的情感与社会的发展、民族的需要统一起来的认识,确立谦逊、自重的做人理 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板书设计 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 邓颖超 海棠花——思念、追忆周恩来——回忆与周恩来相识、相知、相爱——情感升华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通过本课的学习,应该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从不同侧面来描述一个复杂事物的发展历程(周与邓的相识、相知、相爱 的过程),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2.课文最后的情感升华如何处理?显然作者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我们要 认真体会,争取在该升华的时候不落俗套,有点新意。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字词积累。 甬道澎湃浮想联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鸿雁果实累累 2.朗读欣赏。 (1)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走了十二年,他不再回来了。 (2)海棠花开的时候,叫人那么喜欢,但是花落的时候,它又是静悄悄的,花瓣落 满地。 (3)十二年本是短暂的,但是,我感到又是漫长漫长的。 (4)深入到祖国的高山、平原,飘进了黄河、长江,进入了无边无际的海洋。 (5)飞过欧亚大陆,越过了海洋,从名城巴黎,到渤海之滨的天津。 (6)在革命之花盛开的时候,我们的爱情之花也开放了。 (7)同志、战友、伴侣,听了这些你也会含笑九泉的。 3.散文在内容上,可以_______,可以_______,可以_______,可以_______, 但所写必须是自我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答案与提示:写人、记事、写景、壮物 4.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 答案与提示:形散神聚。 个性练习设计 1.学生可通过话剧的形式,将周恩来与邓颖超的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表现出 来。 2.找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的出处,朗诵原文,说明意 思,并分析用两句诗在这篇课文中的意思及其所起到的作用。(原诗为:“浩荡离愁 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选自《已亥杂诗》,龚 自珍作于1839年。用在此主要表达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春天的憧憬,将读者 带进一种瑰丽的精神境界中去) 3.让学生查找其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一些材料,来同周恩来与邓颖超作对比,进 而更加热爱、尊敬这些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4.让学生写一篇自己喜爱的花、草或树木的抒情文章,字数不限,但要表达真情 实感。 教学探讨与反思 这篇课文属于抒情性的文章,并没有太多繁杂的语言与句子,但这恰是教学时 应着力讲解的。因为用朴实、平淡的语言所表达的意思更细腻,所以要特别留意。 这是教学重点所在。此外,还要特别注意作者是如何巧妙地通过海棠花来表达她在 与周恩来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中的深挚情感的。这是教学难点所在_。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