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九年级语文教案 |
|
|||||
《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教学设计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3:00:06 点击数:[] ![]() |
|||||
3、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 ――邓颖超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情操与高尚情怀,使他们受到鼓舞与启迪。 2、通过教学,还应使学生掌握利用事物来描述内心感受的写作技巧,以及用舒缓、朴素的语言从不同侧面表达事物发展(相识、相知、相爱)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邓颖超通过几次对海棠花的描述,来表达对周的深切思念。 2、相关的历史背景对于周恩来与邓颖超的革命情操以及革命情怀的沉淀作用。 难点: 1、如何用朴素、平实的语言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事物发展的过程(相识、相知、相爱)。 2、如何借用其他事物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3、一些标点符号的恰到好处的使用技巧。如引号、分号、问号、顿号。 三、教学设想 1、让学生自主查找周恩来与邓颖超的革命事迹以及伟大爱情的相关文章。 2、课堂展开对这些文章的讨论。 3、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通过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事迹以及人生轨迹的探索,在不自觉中受到启迪与鼓舞。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先介绍海棠花的有关知识,并展示海棠 1、耐心听讲,观看有关图片,并细心默 花的图片,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 读课文或朗读课文。 2、介绍海棠花的内在品质,把它和某种品 2、积极思考海棠花所具有的内在品质, 德、精神联系起来。 思考海棠花与人在品质上的相似之处。 邓颖超的生平事迹,展示相关图片,加 示的有关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其他资 深学生对伟人的了解。 料,加深认识。 4、请学生朗读课文。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组织学生讨论学习本课的感受与心得。 5、认真谈心得与体会,接受思想教育。 二、交流预习心得 1、介绍海棠花的有关知识,包括海棠花的分类(结红海棠、结黄海棠)、开花的时间(秋后)、结果(吃或做成果酱)。 2、展示海棠花的图片,让学生从直观上形成印象。若条件允许,尽量多准备些图片,分别把不同种类的海棠花以及海棠花的果实展现出来。 3、准备周与邓的图片以及文章、资料,并详细介绍,让学生受到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情操与情怀的鼓舞与感染,逐步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 1、认真听教师介绍有关海棠花的知识,了解海棠花的分类、开花的时间、结果。 2、仔细观看教师准备的有关的海棠花的图片,从感性上对海棠花有一定的认识,并且能了解作者对海棠花所寄托的情感。 3、在形成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认真听教师在课堂上所介绍的关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与邓颖超的事迹,逐步形成理性认识。 三、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教师活动 1、点名让学生朗读课文。 2、分析课文,着重指出海棠花所具有的内在品质,把它和某种品德、精神联系起来。(这是本课教学的关键所在)。 3、通过海棠花来引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革命追求与伟大的革命情操、情怀,让学生受到感染、鼓舞和启迪,为他们加深把个人情感与社会发展、民族要求统一起来的认识打下铺垫。此外,对于学生养成谦逊、自重的做人理念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行教育。 4、结合上面的分析,设计一些有助学生加深认识,养成做人理念,树立正确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学生活动 1、配合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真体会教师分析的内容,把海棠花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情操联系起来理解。 3、通过教师的讲解,认真思考在20世纪初的恶劣历史环境下,老一辈无产阶级 革命家周恩来与邓颖超是如何坚持自己的革命理想和追求,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而贡献毕生的热血与精力的,加深认识,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认真、仔细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踊跃回答,加深认识,养成正确的做人理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第二课时 四、组织活动,交流心得 教师活动 1、点评学生对上述问题的回答,表扬或肯定学生的表现。 2、组织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每一个小组自选主题,并公推一名代表到讲台上阐述本组的主要观点。 3、对学生的讨论结果给予肯定,同时指出不足。 4、布置练习,尤其要求学生就自己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认识写一篇心得或体会。 学生活动 1、积极就自己的认识参与讨论,并力争代表本小组到讲台阐述本小组讨论的主要观点。 2、针对教师的点评,吸取其中对自己有益的成分,对自己思想中的局限争取有新的突破;推选本组代表阐述观点。 3、根据教师的点评,改正不足。 4、记下教师布置的作业,课后完成。 五、本节总结 这是一篇在主体构思上托物思人,语言上清新、淡雅、朴实,节奏上舒缓、平和但能表达深厚情感的好文章。 文章具有双重意义:从文章本身说,这是一篇美文,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让人为之肃然起敬;从文章之外的角度来说,这篇文章有助于广大的青少年读者加深对于把自己的情感与社会的发展、民族的需要统一起来的认识,确立谦逊、自重的做人理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六、板书设计 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 ――邓颖超 一、线索:海棠花——思念、追忆周恩来——回忆与周恩来相识、相知、相爱——情感升华 二、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通过本课的学习,应该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从不同侧面来描述一个复杂事物的发展历程(周与邓的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2、课文最后的情感升华如何处理?显然作者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我们要认真体会,争取在该升华的时候不落俗套,有点新意。 七、附练习 (一)、语言积累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5、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A、② ① ④ ③ ⑤ ⑦ ⑥ B、④ ③ ⑤ ② ① ⑥ ⑦ C、⑥ ② ④ ③ ① ⑤ ⑦ D、① ② ④ ③ ⑦ ⑥ ⑤ 6、仿照画线句,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画线句构成语意连贯排比句。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答: 二、课堂点击: 1、邓颖超深情回忆了和周恩来 的过程。 答: 三、延伸拓展: (一)富有的是精神 北大这所学校出过许多学者,也出过许多革命者。这些学者中的出色的人物,往往是人的品行高洁,而学问也是瞻和开创的。如李大钊,他最早把马克思主义引到中国来,你呼唤并参与了中国青春的创造;又如鲁迅——北大校徽的设计者,他在这里的身份只是讲师,但却是中国文化的伟人。不论是李大钊,还是鲁迅,他们都是伟大的爱国者。所以,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做人和做学问的统一,爱国和敬业精神的统一。 (二)欣赏顿悟 那一瞬我将永不忘。 那时的我还不能算一个地道的球迷,但充满了浓郁法兰西浪漫的那届足球盛会却深深吸引了我。C组最后一轮,意大利对阵墨西哥,这可是意大利出线与否的生死战。最后十分钟,双方还是1:1平。突然,“罗马尖刀”维埃里得球后连续晃过墨队后卫,以门将奋不顾身扑向了维埃里的金右脚。世界一刹那间如此寂静。维埃里可以名正言顺地完成那一脚精彩动作,皮球会直捣空门,但那一脚也会狠狠向对方门将的身体,不算犯规。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