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九年级语文教案
   《回延安》教学设计      ★★★ 【字体: 】  
《回延安》教学设计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2:51:48   点击数:[]    

《回延安》教学设计

            初三年级组    高琳

【基础知识点】

1.          了解“信天游”的特点;

2.          理解诗人真挚炽热的感情和诗的主题;

3.          学习比兴和夸张的手法。

【教学重点】

 体味渗透于诗句中的作者的真挚的感情

【教学难点】

 擅用比兴和夸张是信天游的一个特点,“比兴”的学习是本诗的难点。

【拓展环节】

 新诗创作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环节〗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由现代诗人吸收民歌营养而创作的一篇优秀作品。

〖整体感知〗

1.          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对诗作进行整体感知。

2.          感知问题:这首诗有什么特点,试着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下。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学习环节〗

1.          关于信天游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的一种形式,它的曲调纯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歌词通常为两句一段,长度由一段至几十段不等,每段压一韵。每句字数不定,但基本上以七字句为主。句中多用叠音字,修辞上多用比兴、夸张等手法。

2.          朗读训练

(指导学生读出的亲切、热烈、真挚情感)

3.          讨论学习

朗读这首诗,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看看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本诗的感情线索,是作者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

4.          难点全解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 比兴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判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亲山亲水有亲人(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

  *夸张

   例句: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双手搂定宝塔山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以上两个夸张句)

*     其它修辞

(指导学生自己找出例子并分析)

〖拓展环节〗

      山丹丹开花满山坡,

咱陕北变成金银窝。   

宝塔山高延水长,

共产党是我们亲爹娘。

                              _____   《信天游唱给毛主席听》

指名学生读以上摘录诗节,巩固理解信天游特点。

 

〖布置作业〗

运用信天游形式,自创一首新诗

    (此题视教学情况而定)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设计

  • 下一篇文章:小一语文 登鹳雀楼 教学设计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回延安》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回延安》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写作交际口语第六册第三单元
  • ››《伟大的悲剧》课例点评
  • ››第六册五课外国诗两首
  • ››一厘米
  • ››桃花源记 教学设计示例
  • ››六册写作、口语交际单元一
  • ››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
  • ››社戏 教材教法
  • ››《故乡》教学设计2
  • ››23满井游记
  • ››《回延安》2
  • ››《回延安》
  • ››《回延安》教学设计
  • ››《回延安》教学过程设计二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