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九年级语文教案 |
|
|||||
隆中对 教学设计示例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2:48:01 点击数:[] ![]() |
|||||
隆中对 教学设计示例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发现问题,疑难字、词、句意的理解,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的方法学习。 2.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是学习本文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师应通过设计带有启发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分析来解决。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疏通文意,准确翻译课文,解决书后练习二。 2.深刻体会诸葛亮在课文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 二、整体感知 这篇传记,记叙了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生平事迹片段,反映了诸葛亮 的雄才大略和高度的预见性,以及刘备渴求贤才的谦逊风度。 介绍作者,初步了解陈寿的创作风格。 接着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正音、正字。 然后学生跟读课文,掌握句读。 下面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面解释,学生边读边译,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三、讨论分析 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 (1)文章每部分的内容。 (2)三节之间的关系,详写了哪一内容。 (3)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归纳得出答案: (l)第一部分(l)写诸葛亮隐居隆中和不平凡的政治抱负。 第二部分(2)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3-5)叙述诸葛亮在隆中向刘备提出的对策。 第四部分(6)写“隆中对”的余波一一关、张不悦。 (2)第三部分写得最详,因为第一、二、四从侧面烘托诸葛亮,而第三部分隆中对是正面描写。 (3)诸葛亮是为了使刘备能欲信大义于天下提出了联吴抗魏的策略,可见他是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四、总结、扩展 做课后练习三。 五、布置作业 1.从文中找出5-8句重点语句,并译注。 2.课后练习一。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