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声》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心声”的含义。 2、体会文中生动细致的心理、神态、语言描写。 3、培养学生积极负责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学生讲《骆驼妈妈》的故事。 骆驼妈妈 骆驼妈妈低着头,不时地停下来闻着干燥的砂子。按照常识,人们知道这是骆驼在找水喝,它们的眼睛血红血红的,看起来快要支撑不住了。 终于,它们来到一汪泉水的边上,小骆驼兴奋异常,可是泉水太浅了,不论小骆驼怎样努力,都无法把嘴凑到泉水之中。 惊人的一幕发生了:那只骆驼妈妈围着它的孩子们转了几圈,突然纵身跃入了深潭……水终于涨高了,刚好能让小骆驼们喝着。 在这尘世中,我们的心灵被岁月磨得粗糙和麻木,但骆驼妈妈这纵身一跃,让人看懂了母性的伟大,亲情的可贵。 (二)导入新课 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教师总评并借助对骆驼妈妈伟大母性的赞扬,由“亲情”导入。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听录音范读,排除文字障碍。 2、学生分段朗读,使其能较熟悉课文内容。 (四)师生共同讨论课文内容(设置问题)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那么李京京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2、他为什么那么想读课文? 3、“心声”在文中是指什么? 4、如何看待程老师上公开课的做法?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适时引导。) (五)拓展延伸练习 1、如果你是程老师,这节课你打算怎么上? 2、开课不能只讲求形式,你还能举出一些不重内容、不求质量、只讲形式的事例吗?这些事有什么危害? (六)小结(略) (七)布置作业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懂得了什么道理呢?以“我的感受”为题,写一篇短文。 (八)板书设计(略)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