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九年级语文教案
   五册10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 【字体: 】  
五册10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2:37:03   点击数:[]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看问题因角度不同,常会有不同结果的道理。

  2·了解本文中心论点的提出方法:引一个具体实例,并作简要分析后引出。

  I=)能力训练点

  1.理解本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

  2.理解文章运用摆事实论证的方法及其好处。

  (三)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懂得确立创造性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努力成为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人。

  (四)奠膏渗曩点

  感受作者的求异思维,懂得客观事物存在的多样性,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二学法引导

  因为本文语言较浅显,所以学习本文时,宜采用先速读,了解文章梗概,再细读,分析理解本文论述的中心,然后,由教师启发理解本文紧扣中心,逐层论述的特点,分析运用摆事实论证的方法及其好处。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l·学习本文重点在于掌握本文紧扣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思路,以及运用摆事实论证的写法。这一点可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教师作必要的点拨完成。

    2·理解富有创造力的人与缺乏创造力的人之间的区别是教学的难点,这一点可以通

过师生补充举生活实例加以分析完成。

    3.既然人人都有创造力,为什么有了成了科学家、发明家,而有的人却庸庸碌碌,一事无成,这是学习时,可能产生的疑点。这一点可以通过师生对课文第12、13节的内容进行分析,甚至可以补充一些事例来加深理解。

  四、课时安排

  l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学生自读文章,了解大意,思考论证的中心及论证方法。

  2.教师设计启发性问题,完成学习“重点”和“难点”。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日常生活中,事物千姿百态,变化多端,要准确地认识它们,就需要打破思维定势,不断更新观念。本文作者对在人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的一种思维模式:“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提出质疑,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人折服。本节课,我们着重学习作者的这种论理方法。

    (二)整体感知

    本文围绕“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从多层面展开论述,先剖析了“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方式的错误,解决了人们的认识问题,再论述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的条件,再进而阐明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力的问题,最后水到渠成地归纳出“怎样才能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人。”思路清晰、举例典型,有说服力。

    (三)教学过程

    1.学生速读课文,思考:本文论述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论述的中心是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2.学生细读课文,投影思考题,讨论分析,完成“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为什么不止一个?

    (2)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阐明这一事理的?运用这一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3)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又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论证的?

    (4)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关键看什么?

    (5)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明确:(1)因为事物是丰富复杂的,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的。

    明确:(2)作者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这一道理的。先从反面说,“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再从正面说:“不

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正反对比,使说理全面,而又透彻。增强了说服力。

    明确:(3)第一个要素是必须精通各种知识,因为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第二必顺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为论述这一道理,作者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事例典型,有代表性,具体确凿地阐明了事理。

    明确(4)作者通过引用某心理学专家小组的研究结论,指出区分是否富有创造力。关键在于能否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明确(5)关键要做到三点:一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二是“不满足于一个答寒,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三是“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

  (四)总结、扩展

  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逐层深入地论证了怎样才能成为有创造性的人的道理。使读者深刻地认识到思维方式、知识、活用知识的观念等对于创新人才地培养的重要性。

    读后,可以通过思考: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关键在哪里?以加深理解。

    (五)布置作业

    以“我是一个有创造性的人吗?”为题写一段话,阐述自己怎样做有创造性的人。

    (六)板书设计

    10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论述的中心: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1.要确立创造性思维方式2.拥有创造性思维必备的要素3.坚信人人都有创造力    ,4.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

方法:摆事实,讲道理逐层论述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夏之绝句》 教学设计示例

  • 下一篇文章:《惊弓之鸟》教学片断赏析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五册10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五册10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写作交际口语第六册第三单元
  • ››《伟大的悲剧》课例点评
  • ››第六册五课外国诗两首
  • ››一厘米
  • ››桃花源记 教学设计示例
  • ››六册写作、口语交际单元一
  • ››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
  • ››社戏 教材教法
  • ››《故乡》教学设计2
  • ››23满井游记
  • ››五册10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