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九年级语文教案 |
|
||||||||||||||||||||||||||||||||||||||||||||||||||||
第5课敬业与乐业(人教版九年级上)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2:33:11 点击数:[] ![]() |
||||||||||||||||||||||||||||||||||||||||||||||||||||
第5课敬业与乐业
二、理清结构。整体把握(约 分钟)
三、组织学生,分析“敬业”(约 分钟)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1.复习已学内容,分析乐业。 1.回顾所学内容,积极发言。2.总结全文,并设计问题,考查学生的2.跟进教师,的问题,快速回答问题,形整体感知。 成抢答。3.开展研读、理解、探究并拓展的活动,3.积极合作,探究学习,畅所欲言,大胆 引导学生合作讨论,结合现实和自身 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自圆其说、以 的认识,重新审视文中的观点。 理服人。 一、复习前文,分析“乐业”(约 分钟)
二、总结全文,理清要点(约 分钟)
三、结合作业,探究学习(约 分钟)
本课总结 这是一篇论说性的演说词。作者梁启超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政治家、学者。文章观点鲜明,思路清晰,语言通俗,论说结构逐层深入推进。引用大量古籍格言,充分运用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敬业与乐业”的内涵、关系,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显示出一代文学宗师不凡的文学功底。 板书设计 敬业与乐业 粱启超有业——孔子、百丈禅师——-ff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敬业——“敬业乐群99——责任感乐业——“安其居,乐其业”——趣味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针对课文内容,围绕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和过程,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逐层推进、深入论证的过程。 针对作者提出的“敬业与乐业”的观点及分论点,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背景、时代观念和学生的学习体会,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能够打破陈规,自圆其说。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为加点字注音。 旁鹜( ) 佝偻( ) 强聒不舍( ) 亵渎( ) 骈进( ) 鸣蜩( ) 答案与提示:wù gōu lóu guō dú pián tiáo 2.理解下面词语的含义。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敬业乐群 强聒不舍 答案与提示: 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断,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门: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佛教用语。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罗嗉。不舍,不停。 3.请说出下面事例所阐释的观点。 甲《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 乙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丙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答案与提示: 甲项引《庄子》佝偻老人承蜩的故事,指出工作时需要全神贯注。 乙项引曾文正格言,指出工作时不专心,会弄至一事无成。 丙项引孔子格言,指出工作时要守着自己本分,心无旁鹜。 4.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分几个方面来论述的? 答案与提示:作者先后从“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方面论述,最后得出“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其次,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由心而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最后,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个性练习设计 1.阅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体会他的文风。 2.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体会说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并指出句子中加强语气的字词。 甲: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 乙:一个精力充满的壮年人,倘若不是安心偷懒,我敢相信他一定能得到相当职业。 答案与提示:两组句子的语气:甲,严加责备;乙,正面勉励。 , 加强语气的字词:甲,两次用“简直是”;乙,用“敢相信”和“一定能”。 3.请你试着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定背景,领会梁启超提倡的“敬业”精神。 答案与提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文化,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为人生目标,因此,粱氏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 4.请你选择文中的一个观点,并结合自己的看法进行论述,150字左右即可。 教学探讨与反思 本文内容繁杂,篇幅较长。由诗歌单元进入这篇演说词的学习,学生必须调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讲解、引导过程中,需紧扣论题、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要点,使学生理清文章脉络,进而理解文章逐层深入论证的过程。 由于本文创作于数十年前,文中的某些观念会与学生当下的认识产生较大的时代隔阂,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辟出时间,进行专题讨论,调动学生积极性,既深化他们对于文章的理解,又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补充资料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抬活动家、教育家、学术大师。 梁启超名成于政治,功成于教育与学术,学术则成于饮冰室书斋内。他自幼受过良好教育,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中国古代典籍,十二岁考中秀才,十七岁考中举人,享有“神童”美誉。 1890年梁启超拜康有为为师,求学于万木草堂。1895年,梁启超结束求学生涯,来到北京,参加会试,正值《马关条约》签定,梁启超协助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这是他首次参加政治活动。在1898年的“戊戌变法”中,他与康有为一起成为活动主将。 梁启超潜心于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组织共学社、讲学牡,受聘南开大学,主持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担任京师图书馆与北京图书馆馆长,在学术研究特别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方面更是取得非凡成就。1929年1月29月他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享年56岁。梁启超一生著作丰富,研究内容广泛,涉及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等诸多领域,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学术遗产。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