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按照上述(4)总结的方法,自主阅读分析杨二嫂这一人物形象?
①找出描写杨二嫂的语句,用横线划出来。
②四人小组讨论,杨二嫂是个怎样的人?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杨二嫂这个人物呢?
4、具体研习,突出重点(精读“我”心理描写部分)
第一步:速读全文,理清心理历程
摘抄描写我心理活动语句。(失望——希望)
第二步:体味和推敲第3段和最三段语句的意义和表达作用?
问题讨论:
(1)离乡20年,“我”对故乡的感情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情?
(2)看到故乡,“我”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3)“我”希望的故乡是怎样的呢?
(4)为什么闰土的希望切近,“我”的希望落远?
(5)细读“路”的文字,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5、总结:
(1)闰土、杨二嫂、“我”三人分别是哪个阶层的代表?作品塑造这些人物有什么作用?
(2)归纳小说的主题思想。
三、阅读延伸: 木 屐
沉重的木屐轧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爸爸的背上,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
木屐被爸爸疲惫的双脚拖着,弯弯的田埂上便留下一行行清晰的屐齿。我在爸爸背上的蓑衣和斗笠下,与江南雨伴着他的木屐,随着池塘边的水翻车,一圈圈地碾动了岁月的车轮。
有一天,我爬上了老黄牛的背,而犁却驮上爸爸的肩膀。雨声中,我反复聆听木屐敲击土地的声音,那是爸爸沉重的步履。就在这颤抖的敲击中,我长大了。
转眼,我到了上学的年纪。爸爸送我上学那天又下雨,我骑坐在爸爸的背上。然而,一条淹没小木桥的河水阻住了我们的去路。爸爸卷起裤管,咬着牙涉过冰寒彻骨的春水,我分明听见他牙关的磕碰并感受到他身体的颤抖。第一次,我感觉江南的雨天是惆怅的。
放学时,我冲出教室,却发觉雨滴里微笑着的爸爸。他执意让我骑“高马”。我执拗不过,便再次爬上爸爸的肩膀。路上,他喘着粗气将我放下休息,我回头时确见一行零乱、不规则的屐齿印。看着爸爸苍白的脸,我眼泪夺眶而出,便再也不肯让他背了。
于是,我拥有了自己的木屐。
一天,有位同学穿着一双半旧的雨靴来上学,引起全校学生的羡慕。回到家,我嚷着要一双雨靴。为了达到目的,一天我将我的木屐藏在一个山洞里,谎称丢了。从不打骂我的爸爸恼怒,扬起手打我,落下却轻轻的。在他的天平上,一头是祖辈的财富,一头是儿子。
当晚,堂屋响着不断的咳嗽声和斧头声,我失眠了,发誓再也不让爸爸生气,准备第二天取回木屐。然而当我从黎明的迷糊中醒来,却见一双新的,但做工粗糙的木屐摆在床前。
我看到套上牛准备去春耕的爸爸通红的眼睛,我的眼泪悄悄的流了下来。爸爸忽然返身,抚摸着我的头说:做人要踏实,不要这山望那山高,懂吗?
我呆呆的点点头,看着晨曦中爸爸远去的身影和他身后的一个个屐齿印……
终于,我接到了那张我只能在地图上才能看到、我梦想的地方来的“录取通知书”。走的前夜,乡亲们来送我,屋檐下摆放着一排木屐。我在送乡亲们回家时,望着漫天的雨,忽然想:“斗笠画下了一个木屐永远走不出的圈。”回过头来,却发现爸
爸坐在堂前,神色黯然,眼睛停留在门角摆放在没有继承人的铁犁和木屐上。见我望着他,爸爸忙挤出一丝笑,自我安慰的说:
“放心去吧!孩子,我有乡亲们照顾。”
看着爸爸斑白的头发,我才猛然意识到他老了。
坐在行将远去的汽车上,我脱下了那双木屐。这时几次劝不回去,坚持再送送我的爸爸忽然塞给我一样东西,就转身走了。我知道爸爸不忍分离的痛苦,拼命擦亮雨窗看着他那微驼的背消失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
我心里像堵着什么,不觉触到爸爸送我的东西,打开一看,竟是一双新雨靴……
11.请写出选文的线索和感情基调。
12.选文通过哪些具体事件来体现父爱,请简要概括。
13.文中写“我感觉江南的雨天是惆怅的”,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惆怅”?
14.如何理解文中“斗笠画下了一个木屐永远走不出的圈”,这句话的深层含义?
15.从选文中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并从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说说感受最深的理由。(上题中的句子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