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九年级语文教案 |
|
|||||
《公输》教学设计1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2:28:56 点击数:[] ![]() |
|||||
《公输》教学设计1 一、导入课文 可由杜甫的《兵车行》或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巨大损失,引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从和平中联系黑子的“非攻”思想,引出课题。 二、介绍作者、释题 1.《墨子》:是墨子和其弟子、再传弟子的言论总汇,现存53篇。全书思想严密,自成体系,文章质朴,逻辑性强。墨子,名翟,鲁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主要是“兼爱”“尚贤”“非攻”“节用”,基本上反映了劳动者、小生产者的利益和愿望。 2.公输:名盘,一作“般”,或作“班”,鲁国人,又称鲁班,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能工巧匠。 三、教师范读全文(或听录音带) 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初步熟悉文章的内容,画出其中的难字生词。 四、疏通字词 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 械 郢 荆国 敝舆 麋鹿 犀兄 牒 守圉 禽滑厘 五、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文章内容 六、讨论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讨论后明确:全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楚国将攻家,墨子前往劝阻。第二部分(第2~22段),墨子成功劝阻楚国攻来。此部分又分三层。第一层(第2~12段),墨子劝阻公输盘;第二层(第13~16段),墨子劝阻了楚王;第三层(第17~22段),墨子以实际行动劝阻楚王取消了侵宋的行动。 七、学习文章第一部分 1.学生齐读文章第一部分。 2.注意几个重点词语: 子墨子闻之 起于鲁 至于郢 见公输盘 3.指名学生口译全段。 4.思考:楚国为什么想攻打来国?墨子前往劝阻,反映了墨子的什么思想? 明确:因为公输盘为楚国制造攻城的工具。墨子的行动反映了他坚持正义、反对侵略的战争思想。 5.学生自由朗读全段两至三遍,然后背诵全段。 八、学习文章第二部分第一层 1.教师范读这一节内容。注意读出语气和感情,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 2.学生自读一遍,要求声音要洪亮,读出其中之味。 3.学生结合注释,自己翻译这一节内容。如果有难点,标记出来。’ ①注意以下重点词句: 夫子何命焉为 愿借子杀之 吾义固不杀人 来何罪之 有胡不已乎 吾既已言之于王 胡不见我于王 ②请学生翻译“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不可谓知类。” 学生翻译时,教师注意引导:翻译后要及时评价鼓励。 ③学生自己相互口译一遍,然后就剩下的疑难主帅生互相提问共同解决。 4.思考:墨子是怎样劝说公输盘的? 明确:墨子首先巧设陷讲,假意请求公输盘帮他杀人,引出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的观点,然后结合公输盘的行为,雄辩地指明公输盘的不智、不仁、不忠、不强、不知类,使之无言以对。 5.学生自由地诵读几遍,然后指名学生朗诵。 6.师生齐读这一节内容。 九、布置作业 1.背诵已学的段落。 2.翻译第三部分第一层。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简单回顾上课时所学内容 二、学习第二部分第二层 1.让学生听录音带,然后跟读,体会文章的语气、语调。 2.请学生释泽重点语句。请注意以下语句: 舍其文轩,邻有弊舆而欲窃之。 必为有窗疾也。 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弊舆也。 臣以王吏之攻家也,为与此同类。 三、师生共同翻译第十三段和第十五段。注意老师声音要洪亮,学生轻声跟着翻译,注意落实重点字词。 四、分角色朗读 朗读时要注意各自的语气。楚王表现的是一种骄横之气,而墨子是进行劝说,话中多排比句,有理而气势磅键。 五、学生散读该内容,然后思考:墨子是采用什么方法劝说楚王的? 明确:采用了类比的方法。首先同样巧设陷饼,引出楚王的判断:“必为有窃疾也。” 然后将楚国的国势、行为与“有窃疾”的人进行类比,尖锐地指出楚国行为的错误所在,迫使楚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六、学习第17~22自然段 1.男生齐读第17~22自然段。 ①集体归纳通假字: 子墨子九距之于墨子之守舆有余公输盘讪 ③注意见个句子: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吾知所以距子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善哉,吾请无攻来矣 ③分角色朗读课文。 ④学生齐读课文。要求尽可能熟读成诵。 七、学生散读全文 八、讨论:墨子为什么能够劝说成功? 明确:首先运用巧妙的劝说技巧,两次巧设陷讲,使劝说对象在不自觉中听从自己的摆布,不得不接受自己的观点。其次是以理服人。墨子不尚空谈,引用了丰富的材料 和生动的故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通俗易懂,使自己的“非攻”思想易于被人接受。再次,墨子还以行动服人。针对公输盘的攻城器械,墨子“九距之”且“守圉有余”,迫使楚王不得不打消侵略的念头。 九、小结课文 十、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