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八年级语文教案 |
|
|||||
背影 第一课时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0:54:25 点击数:[] ![]() |
|||||
背影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重点字词的音和义。 2.文章的结构层次。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亲情是一种血肉之间的感情,尊崇亲子之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朱自清的《背影》正表现了这一点。
二、导读 1.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1946年朱自清为反对美蒋反动派的罪恶行径,在拒绝领取美国救济粮的宣言上签字,因此,毛泽东称他“有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背影》写于1925年,他到清化大学任教不久,接到父亲来信,信中一些话,使他想起父亲,待他的许多好处,尤其是七、八年前父亲在南京为他送行的背影,不禁泪如泉涌,写下了这篇感情真挚的散文。
2.正音释义: 出示小黑板,师生共同活动。 (1)交卸xiè:卸,解除,除去。“交卸”用于某种职务。 (2)奔丧bèn sāng:在外地赶回家中办理尊亲丧事。 (3)踌躇chóu chú:犹豫。 (4)迂腐yū:(言谈、行事)不适应新时代。 (5)颓唐tuí:(精神萎靡,意志消沉)衰颓,败落。 (6)琐屑xiè:细小而繁杂的事。 (7)晶莹yíng:光亮透明。 (8)狼藉jí乱七八糟的样子 (9)簌簌sù:纷纷落下的样子。 (10)蹒跚:pán shān:因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11)拭:shì擦
3.范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自读课文,按第七练习题的要求概括段意层意。 5.讨论文章结构,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 (见板书) 第一部分:怀念父亲,最难忘背影。(点“背影”) 第二部分:回忆往事,车站离别看见背影,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忆“背影”) (一)交待父子分别时的家庭情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气氛。 (二)写父亲决定亲自送行,并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三)描写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时的“背影”,抒发真挚感情。(写“背影”) 第三部分:接读父信,再现背影,表达了我别后对父亲的思念,以在泪光中再现背影作结。(哭“背影”)
6.学习第1~3节 (1)指名朗读第1节。 (2)第一切中提到的“两年来”具体指哪一段时间?第一节起什么作用? 1923~1925年;开篇点题。 (3)读第二节,思考: ①“那年”是哪一年? ②“祸不单行”“满院狼籍”是什么意思? 祖母去世,父亲失业,故说:“祸不单行”,父亲那时卸职奔丧,需打点行囊,所以说“满院狼藉”。 ③“我不禁簌簌地流下泪”,是为什么? “我目睹家境衰改的情景,伤心地流下眼泪。 ④父亲的那句话包含着什么意思? 是对儿子的宽慰,体现了他的爱子之情。 (4)第3节点明家中光景惨淡的原因。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5)这两段写家中因顿的处境,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作业: 1.练习七。 2.预习:研读第4~7段。
背影
一、怀念父亲,最难忘背影(开篇点题) 二、车站离别看见背影 1.交待父子分别时的家庭情况
三、接读父信,再现背影。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