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八年级语文教案
   公输 第二课时      ★★★ 【字体: 】  
公输 第二课时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0:51:31   点击数:[]    

公输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第一部分,墨子见到公输盘的第一句话是绕了一个大圈子,用假设法请求他帮助自己杀人,从反面刺激公输盘,使他陷入自相矛盾中,公输盘表示“不悦”时墨子又愿“献十金”来激他,进一步让他迅速进入自己埋伏好的包围圈。当公输盘对墨子表现了最大的愤怒和不满,并表示他“义不杀人”时墨子便“再拜”,对公输盘的“正义”表示敬佩和赞许,使他陷入墨子的重围,再也不能自拔,然后墨子突然一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正面发动进攻,义正辞严地一一指斥了公输盘制造云梯助楚攻宋的“不智”“不仁”“不能”和“不知类”,使公输盘不知所措,理亏心虚,只有低头认输。但是墨子深知,在当时情况下要彻底止楚攻宋,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公输盘而是楚王。因此,他当机立断,抓住公输盘左右为难的矛盾心理,迫使他不得不应“诺”,从而带领墨子去见楚王,那么墨子是如何说服楚王的呢?今天我们接着往下学习。

(一)明确目标

本节课力求完成素质教育目标2和3,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即第二回合的斗争。

(二)整体感知

(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学生看注释,相互研究,教师指点难词、难句以后,指名学生口译。

(1)吾既已言之王矣:“既”的意思跟“已”相同,复用为的是加以强调。

(2)此为何若人:何若,若何,怎样,全句是“这算是怎样的人呢?”

(3)必为有窃疾矣:窃疾,好偷的病,全句是“一定是有好偷的毛病”。

(4)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臣,墨子的谦称,以……为,认为……是。之,结构助词。与,介词,跟。此,指示代词。这两句意思是:我认为大王派人攻打宋国,是跟那个有好偷窃的毛病的人一样的。

2.学生口译后,引导分析。

墨子用理折服楚王,这是他到楚国以后的第二个回合的战斗。这一部分,墨子所用的策略都跟前一部分大体相同,但又同中有异,一切根据楚王的性格特点布置安排。楚王是一个掠夺成性的奴隶主贵族,既贪财好利,又要维护大国君主的风度,墨子准确地抓住了他性格上的这一深刻矛盾,先提出一组假设句,接着发问:此为何若人?楚王只好认为那个人“必为有窃疾矣”。一个“必”字用得妙极,显示了楚王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就为墨子的推论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3.分角色朗读,分组对读“子墨子见王……必为有窃疾矣”。

4.指点学生理解:当楚王神气十足地对这种现象进行嘲笑时,自己却被牵着鼻子走上了被告席位,这时墨子突然话锋一转,以连珠炮般的三组恰当地类比,向楚王发动正面进攻,彻底揭露楚王准备攻宋的无理、无义,愚蠢可恶指

5.提问:三组类比的具体内容都是什么? (指名同学回答后,展示投影或幻灯片)明确:

(1)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2)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3)荆有长松文梓梗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这样三组类比的落脚点是:把将要发动侵略战争的楚王比作患有盗窃病的人。

6.齐读,轮读“子墨子曰……为与此同类”。(反复体味墨子正气凛然的大无畏精神和言词的雄辩。具体认识楚王的伪善和愚蠢。)

(四)总结、扩展

布置课后作业及课文第三部分的自读要求。

思考墨子既然以理折服楚王,为什么仍然不能使楚王放弃攻宋的意图呢?

(五)布置作业

1.课文第三部分,在写法和材料的组织安排上,与前两部分有什么不同?

2.背诵第一、二部分的内容。

3.参照注释,笔译课文第三部分。

(六)板书设计

公输

墨子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曹刿论战》

  • 下一篇文章:《背影》教学设计18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公输 第二课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公输 第二课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九...
  • ››《背影》教学设计5
  •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
  •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五...
  • ››《乡愁诗两首》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6
  •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8
  • ››《背影》公开课教案
  • ››马说
  • ››9、纪念白求恩 教案(语文版八年级上...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