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 |
|
|||||
12、本命年的回想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0:03:02 点击数:[] ![]() |
|||||
12、本命年的回想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词汇;了解京郊运河春节的习俗。 2.能力目标——能理解春节习俗的文化内涵;比较今昔过年的异同,说出自己对过年习俗的理解。 3.情感目标——了解民族的讲究,热爱民俗文化。 4.教学重点——了解过年习俗,说出自己对过年习俗的理解。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策略:1.教法选择——引导法 2.学法引导——探究与合作 3.课堂组织形式——对话式 4.教具的使用——多媒体 5.课程资源的利用——教材、图书资料、网络资源 6.课前准备——①收集春节习俗的有关资料 ②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一、导入 1.你知道全世界每年有多少个节日吗?你可别去数,因为你数也数不清,如果每个节你都要去过的话,那么三百六十五天,你就忙着过节吧。所以一般的人们都是选择那些具有传统意义、盛大的节日来临的时候庆贺一番。那你知道,我国哪些是具有传统意义、盛大的节日呢? 2.在这些传统节日中,你认为最隆重的是哪个节日? 3.你了解过年有哪些习俗呢? 4.同学们说的过年习俗,都是自己家乡的习俗。那么在京郊运河那儿,几十年前是怎样过年的呢?我们现在就走进《本命年的回想》,随着著名的乡土作家刘绍棠到那儿去过一次年,领略一下那儿的民俗风情。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一)释题 1.谁能告诉我“本命年”是什么意思? 2.第一个本命年是几岁? 3.本命年有什么讲究?为什么? (二)读准字音 (三) 补充注释 三、研读课文 ㈠整体感知,理解内容 文章介绍了旧时过年的哪些习俗?(结合练习三) ①炒年货 ②吃腊八粥 ③买糖果 ④挑绒花 ⑤杀牲畜 ⑥备糕点 ⑦送灶王⑧换门神 ⑨除夕守岁 ⑩拜新年 ㈡今昔对比 说说看:现在的年是怎么过的?与过去相比哪些习俗已消失,哪些习俗是新增的?(结合练习一) 学生思考、交流、补充、谈看法 ㈢品味语言:课文描写了过年的一些风俗及过年的热闹气氛,你认为哪些语句很有情趣?请找出来读一读,并说明理由。(结合练习二) 四、延伸、拓展:假设此时正值除夕夜,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请你分别用四字短语对祖国、父母、爷爷奶奶、同学、朋友、老师表示不同的祝福。 五、总结:传统的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里回归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应该知道民族的讲究,祖国的传统。这正是作家刘绍棠要告诉我们的。 六、布置作业:了解了祖辈们是如何过新年的,又亲身感受了现在过年的习俗,那么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将来人们又将怎样过年呢?课后写一篇《畅想2053年新年》,想像未来的过年。 七、向课本质疑:解决十个问题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来的有价值,同学们对文章本身可有质疑的地方?(视时间而定) 读课文,质疑。学生思考、讨论、发表见解,互评。 课后反思: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