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 |
|
|||||
30狼(七年级人教版)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3:59:50 点击数:[] ![]() |
|||||
30狼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能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掌握课文中重要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文言代词“其”在句中不同的指代意义。 3.引导学生准确、形象地复述这个寓言故事,理解故事的寓意及其现实意义。 4.学习本文语言简炼生动、在记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教学重难点 重点:诵读、背诵,掌握重要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难点:理解故事寓意及其现实意义。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成诵,能加深理解,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本文语言简炼生动,脉络清晰,故事情节曲折紧张,引人入胜,易于熟读成诵。虽然本课没要求背诵,但还应把熟读并能基本成诵作为教学本文的重要要求。 学习文言文,疏通文义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有许多常用的、重要的多义词,如“意”“敌”等;通假字“止”;古今异义词,如“顾”;词性活用的词,如“犬”“洞”等;生僻难懂的词,如“苫蔽”“假寐”等。应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行领悟,教师可作必要的提示或简要的讲解。 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启发学生联系现实,谈谈获得的启示,这是学习本文的重点之一。)教学准备 准备好投影片,大致内容如下: 1.重点实词的归类、解释及与“狼”有关的成语。 2.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概括本文寓意。 (1)从“狼”自取灭亡的角度; (2)从“人”战胜“恶狼”的角度。设计思路 初一学习文言文,属起步阶段,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设计了“说‘狼”’入题的导入形式。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语 感、帮助理解的主要方法,指导学生通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好节奏,应作为教学本文的重要环节。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进行自读理解、疏通文义。其间,教师起到指导作用,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可用合作探究的形式围绕思考题,分析理解课文的内容、形象和寓意,并联系实际,谈谈得到的启示。这是学习本文的主要目标。“课文拓展”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求异思维,拓展思路,全方位认识事物。这样的设计思路,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为主、教师指导的原则,符合初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 教学过程 一、“说‘狼”入题 1.学生根据查阅的“狼”的资料,说说“狼”是怎样一种动物。 2.根据你读过、听过的有关“狼”的故事,说说你心目中“狼”的形象。 3.简单介绍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二、指导朗读 1.难字正音。 (1)学生把难字和其注音写在黑板上,并说明写法和含义。 (2)齐读正音。 2.学生自读。 (1)先自由读,再指名学生读。 (2)教师指导几个句子的读法。(强调节奏停顿。)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其一/犬坐/于前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教师范读。 4.学生齐读全文。 (初一学生学习文言文,处于打基础的阶段,要十分重视朗读。而读准读通,是关键。所以难字正音,难句读准节奏,这一环节必不可少。只有读准读通了,才能更好地理解文义,进而熟读背诵。) 三、整体感知 1.对照注释,查阅工具书,学生自读疏通课文。 2.找出自读过程中疑难的词、句,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3.出示重点实词的归类。(投影。) 4.请两位学生分两部分翻译全文。(1—3自然段和4—5自然段。) 5.齐读课文,自译全文,再次质疑解疑。 (让学生在自读自查、边读边思、互相讨论中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教师切忌烦琐的讲解,也不必字字句句求确解,更不必统一解释和翻译。教师只作必要的提示、简要的讲解或将文言词句归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探究精神,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四、分析课文 1.教师提出有关课文理解的几个问题。(可参考学生的预习反馈。可用投影片。) 2.组织语文学习小组讨论,做好记录。 3.全班交流。 4.问题设计和相关的提示或解答。 (1)文章可分为哪两部分?为什么要这样分?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l一4自然段,是叙事,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是议论,点明文章的主题。此题设计意在理清脉络,了解大意。) (2)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方面?试分析屠户和狼的形象。 (提示:找出表现狼狡猾的语句和表现屠户机智的动作,并分析他们的形象:狼——狡诈、贪婪、愚蠢;屠户——机智勇敢,有斗争精神。学生可上黑板用图表显示。 设计此题,意在使学生把握故事情节,揣摩语言,分析形象。) (3)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作者想通过《狼》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提示:可从“狼”和“人”两个角度,多向思维。) (作者议论:“狼亦黠矣,……止增笑耳。” 启示:“狼”的角度:①狼再狡诈,终将被勇敢智慧的人所战胜。②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 “人”的角度:对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对故事寓意,即主旨进行探讨,可以各抒已见,但要求语言简洁、观点明确,要联系作家作品思考。) 五、课文拓展 1.收集资料,以“我眼中的狼”为题,写一篇短文,多方位、多角度地介绍狼,班上交流。 2.收集有关“狼”的成语,抄在笔记本上。 六、布置作业 诵读、背诵全文。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