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七年级语文教案
   新课程标准七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试卷      ★★★ 【字体: 】  
新课程标准七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试卷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3:26:39   点击数:[]    

新课程标准七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试卷

(含附录《课外古诗词背诵》)

满分:120分  时间:90分钟

七年_____班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

 

一、阅读(70分)

(一)古诗文阅读(37分)

甲、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2.□□□□□,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4.争渡,争渡,□□□□□□。(李清照《如梦令》)

5.我们赞扬人到老年仍有雄心壮志,通常引用曹操的《龟虽寿》中的“□□□□,□□□□;□□□□,□□□□。”

6.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上层人物不顾国家艰难,只顾吃喝玩乐的语句是:□□□□□□□,□□□□□□□。

7.朱熹的《观书有感》中蕴含不断学习新知识,就能达到新境界的语句是:□□□□□□□,□□□□□□□。

8.李玉同学刚升入初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感觉学习没有什么困难,于是学习有些松懈了。请你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两句诗告诫他:□□□□□□□,□□□□□□□。

乙、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童趣》选文,回答问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9.《童趣》全文选自《            》,作者是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3分)

10.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②项为之强(         )

③徐喷以烟(        )           ④果如鹤唳云端(         )

11.下面两个成语出自本文,请写出成语的意思。(4分)

  ①明察秋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怡然自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文作者围绕“______________”写了童年的两件趣事: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3.作者“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3分)

 

 

14.请写出你童年的一个“物外之趣”,描述当时的痴迷状态及感受。书写工整规范,不超过50字。(5分)

   

 

 

 

 

 

 

 

 

 

 

 

 

 

 

 

 

 

 

 

 

 

 

 

 

 

 

 

 

 

 

 

 

 

 

 

 

 

 

 

 

 

 

 

 

 

 

 

 

 

 

 

 

 

 

 

 

 

 

 

   

 

 

 

 

 

 

 

 

 

 

 

 

 

 

   

(二)现代文阅读(33分)

甲、阅读《紫藤萝瀑布》,回答问题。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古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蹿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萝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联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长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5.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伶仃(       )②盘虬卧龙(       )③花舱(       )④酒酿(       )

16.怎样理解“紫色的瀑布”“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3分)

 

 

17.为什么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3分)

 

 

18.“它长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的深刻含义是什么?(4分)

 

 

19.“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有什么言外之意?(3分)

 

 

乙、阅读《枯枝与鲜花》,回答文后问题。

①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显出一种青春和欢乐来。这是什么样的一颗充满了奇迹的树呢?

②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yè)着。

当我一步步走进那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进的枯枝,缠绕着刚刚绽开的牵牛花。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艳的花簪上了枯树的头顶。于是它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间感到它们原本就是就浑然一体的。

④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

⑤柔藤哟,你不厌弃那长者的衰老,以你的活力装点着它,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发挥。

⑥我看过一些枯枝傲然地挺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粪,脚下卷过萧条的风。我也看过一些牵牛花,找不到支撑,委弃在地上,被荒草吞没。

⑦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

20.在①段,作者描写了“一颗充满奇迹的树”。

(1)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现象?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称这是奇迹?(3分)

 

21.在③中,作者写枯树和牵牛花各做了什么?结果怎样?(4分)

 

 

22.根据④⑤⑥段填写下面空白。(5分)

文章的这部分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和_____________的写法,表达了对枯树和柔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命现象的赞美.

23.文章在结尾说:“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你觉得作者从枯树和鲜花的生命现象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4分)

 

 

 

 

二、写作(50分)

24.从以下问题任选其一写一篇作文。

文题一    阅读了《枯树与鲜花》一文,你可能已经被文中的生命现象所打动,请联系你的所见所闻,结合这篇短文写一篇作文。

文题二    升入中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所学校在校貌、校风或是老师等方面可能与你所在的小学有所不同。请以《新学校,新__________》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可填“老师”“校风”“面貌”“集体”等词语)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有真情实感,说心里想说的话。

(2)尽量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4)500字左右。

 

 

 

 

 

 

 

 

 

 

 

 

 

 

 

 

 

 

 

 

 

 

 

 

 

 

 

 

 

 

 

 

 

 

 

 

 

 

 

 

 

 

 

 

 

 

 

 

 

 

 

 

 

 

 

 

 

 

 

 

 

 

 

 

 

 

 

 

 

 

 

 

 

 

 

 

 

 

 

 

 

 

 

 

 

 

 

 

 

 

 

 

 

 

 

 

 

 

 

 

 

 

 

 

 

 

 

 

 

 

 

 

 

 

 

 

 

 

 

 

 

 

 

 

 

 

 

 

 

 

 

 

 

 

 

 

 

 

 

 

 

 

 

 

 

 

 

 

 

 

 

 

 

 

 

 

 

 

 

 

 

 

 

 

 

 

 

 

 

 

 

 

 

 

 

 

 

 

 

 

 

 

 

 

 

 

 

 

 

 

 

 

 

 

 

 

 

 

 

 

 

 

 

 

 

 

 

 

 

 

 

 

 

 

 

 

 

 

 

 

 

 

 

 

 

 

 

 

 

 

 

 

 

 

 

 

 

 

 

 

 

 

 

 

 

 

 

 

 

 

 

 

 

 

 

 

 

 

 

 

 

 

 

 

 

 

 

 

 

 

 

 

 

 

 

 

 

 

 

 

 

 

 

 

 

 

 

 

 

 

 

 

 

 

 

 

 

 

 

 

 

 

 

 

 

 

 

 

 

 

 

 

 

 

 

 

 

 

 

 

 

 

 

 

 

 

 

 

 

 

 

 

 

 

 

 

 

 

 

 

 

 

 

 

 

 

 

 

 

 

 

 

 

 

 

 

 

 

 

 

 

 

 

 

 

 

 

 

 

 

 

 

 

 

 

 

 

 

 

 

 

 

 

 

 

 

 

 

 

 

 

 

 

 

 

 

 

 

 

 

 

 

 

 

 

 

 

 

 

 

 

 

 

 

 

 

 

 

 

 

 

 

 

 

 

 

 

 

 

 

 

 

 

 

 

 

 

 

 

 

 

 

 

 

 

 

 

 

 

 

 

 

 

 

 

 

 

 

 

 

 

 

 

 

 

 

 

 

 

 

 

 

 

 

 

 

 

 

 

 

 

 

 

 

 

 

 

 

 

 

 

 

 

 

 

 

 

 

 

 

 

 

 

 

 

 

 

 

 

 

 

 

 

 

 

 

 

 

 

 

 

 

 

 

 

 

                                                                 500

 

 

 

 

 

 

 

 

 

 

 

 

 

 

 

 

 

 

 

 

 

 

 

 

 

 

 

 

 

 

 

 

 

 

 

 

 

 

 

 

 

 

 

 

 

 

 

 

 

 

 

 

 

 

 

 

 

 

 

 

 

 

                                                                 560

 

 

参考答案:

一、(一)甲、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曲径通幽处   3.似曾相识燕归来  4.惊起一滩鸥鹭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8.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乙、9.《浮生六记》  沈复  清  10.①暗暗的   ②通“僵”,僵硬  ③漫漫地  ④鸟鸣   11. ①原意是连秋天重新生出来的最纤细的鸟的羽毛都看得十分清楚。现形容目光敏锐,有洞察力。  ②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12.物外之趣   观蚊之趣   林虫之趣   13.有强烈的好奇心,细致观察,有丰富的想象力。

14.略  (二)甲、15.líng   qiú   cāng   niàng  16.繁密的藤萝花给了作者以极大的感染,使作者从“生死迷、手足情”中解脱出来,并给作者带来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使作者悟出人生的真谛。  17.虽然人的个体生命是短暂的,但整个人类的生命长河却是无止境的。   18.启发人们只有鼓足生命的勇气,扬起生命的风帆,在新时代的闪光河流上航行,才能创造不朽的辉煌,驶向光辉的彼岸。  19.从紫藤萝的光辉和芳香中受到了生的鼓舞,看到了自己光辉的前景,加快了人生的脚步。  乙、20.(1)落叶时节繁花满枝。   (2)枯枝与柔藤复活。   21.枯树把身躯借给牵牛花,牵牛花把鲜艳的花簪上枯树枝头,结果它们复活了,和谐、美丽地生活在一起。  22.拟人  对比   相互依存、相互帮助   23.人生只有彼此信赖、宽容、帮助、合作,才能超越自我,充分实现生命的价值。(答案未必统一,只要从原文出发,合理即可)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语文教案-诗词五首 《龟虽寿》《石壕吏》等

  • 下一篇文章:古代英雄的石像(第一课时)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新课程标准七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试卷”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新课程标准七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试卷”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秋天(网友来稿)
  • ››《柳叶儿》教学设计1
  • ››春(第一课时)
  • ››《皇帝的新装》有关资料:关于童话...
  •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
  • ››诗词五首 教案示例
  • ››《社戏》教学设计(3)
  • ››《郭沫若诗两首》三课时教案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 ››《散步》教案设计2
  •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探索
  • ››新课程标准使用中的一个误区
  • ››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
  • ››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如何备课
  •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
  • ››新课程标准七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
  • ››新课程标准第一册小学语文《小小竹...
  •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二册《荷叶圆...
  • ››新课程标准下英语任务型教学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