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七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下学期 短文两篇      ★★★ 【字体: 】  
语文教案-下学期 短文两篇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2:37:14   点击数:[]    

教学建议

  主旨概述

  《敬畏生命》一文通过写作者看到树本飘送种子的现象,受到震撼、折服,赞扬了那种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同时也告诉人们面对生活要勇于奋斗,重要的是奋斗的历程,而非最后的结果。

  《热爱生命》一文通过写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告诉我们应当热爱生活,努力使自己的生命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两篇短文一重抒情,一重说理,然而主旨是相通的,都是谈的有关生命的问题,语言内涵丰富。

  尽量使内容具体化 

  以前所学的课文内容比较实际,这两篇课文谈的都是比较抽象的东西,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使之具体化,不要泛泛空谈。

  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切入课文 

  一是反复朗读,通过朗读,熟悉课文,熟悉语句,并在朗读中体味文章中蕴含着的作者感情和说理力量。

  二是从文章标题入手,理解从“敬畏生命”到“热爱生命”的含义。“敬畏”的本义是又敬重又害怕,本文“敬畏”所表达的是一种敬重、折服、赞叹的感情,“敬畏生命”是为生命的力量和精神所折服,并发出由衷的感慨和赞美。“热爱”的意思是热烈地爱,因为作者深刻地认识到生的本质,所以他才会热烈地爱着生命,全身心地投入生命,创造生命。

  三是抓住重要语句,结合上下文的意思,通过思考、讨论,理解这些语句的含义。或者在老师的点拨下,用自己的话说出句子的含义。

  四是将两文进行比较阅读,总括两文的异同。首先看思想内容,比较两篇文章中心内容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敬畏生命”敬畏的是什么?“热爱生命”热爱的是什么?“敬畏”与“热爱”的相同与区别在哪里?其次看文章形式,比较两文的表达方式有何不同。《敬畏生命》重在抒情,是怎样抒情的?《热爱生命》重在说理,是怎样说理的?

  可以围绕争论进行教学 

  这两篇课文有些内容可能引起争论,如生命“不计成本的投资”“生的本质在于死”“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可以围绕这些争论进行教学,不必面面俱到。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生命意识的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积累掌握下列词语,并给加粗的字注音。

  纤维  折服  奢侈  蔚然  哲人  丰盈  惊心动魄  躁动不安  稍纵即逝

  2.能体会《敬畏生命》中充满感情的叙述和作者对于生命的深层感悟。

  3.了解《热爱生命》的作者蒙田,理解体会他对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的阐释。

  4.对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学习。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多读、多思考,训练学生阅读散文的能力。

  2.找出一些关键句子,让同学们理解讨论,各抒己见。

  3.熟读两篇短文并按要求背诵《热爱生命》的第二段。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这两篇散文,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热爱生命、珍视生命,认真把握好每一天。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树木繁殖生命的伟大,接受自然美的熏陶;领悟作者珍惜生命的情操美以及表现出来的智慧美。

  二、学法引导

  运用朗读感悟的方法理解两篇文章的内容,再通过比较法将文章共同学习,加深理解。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准确理解把握两位作者在文章中表达出来的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

  (二)疑点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这句引用引自哪里?

  (三)解决办法

  让学生多联系自己生活中所能感知的生命现象来理解把握课文。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课本前彩页插图《生命》。

  2.投影片:①两位作者的介绍;②两篇课文比较同异的表格;③随堂练习。

  3.小黑板:生字词。

  4.两篇课文的朗读录音带。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观察思考生活中所感知的生命现象,以植物中的小草(或别的植物)和动物中的蚕(或别的动物)为例,谈谈自己对生命的认识。

  2.对两篇课文的要点进行比较。

  3.组织讨论:对于生命,我们是由“敬畏”到“热爱”,还是从“热爱”到“敬畏”?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篇谈生命问题的课文。生命,我们从出生开始便不断地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生命,人的生命,动物的或植物的生命,同学们都说一说你感知到的有哪些?(提示:请着重以植物中的小草和动物中的蚕为例,说得详细些。)

  正如大家所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无数的生命,不知你想过没有:你的叔叔阿姨家添了一个小宝宝,你的父母为什么要带着你去祝贺呢?歌唱家又为什么要为小草歌唱呢?作家又为什么要亲昵地称蚕为“蚕宝宝”呢?……下面请同学们听我们课文的朗读录音。

  (一)明确目标

  1.扫清文字障碍,理解掌握词语。

  2.了解作家。

  3理解张晓风《敬畏生命》中对生命的感悟。

  (二)整体感知

  1.听朗读录音(两课一起听),教师出示小黑板,学生勾画出小黑板上文中的词语,注意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纤维(xiān)  奢侈(chǐ)  蔚然(wèi)  丰盈(yíng)  躁动不安(zào)

  折服——信服。

  蔚然——形容茂盛、盛大。

  哲人——有智慧的人。

  丰盈——丰富、充足。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

  稍纵即逝——稍微放松一下便立即消失了。这里形容时间过得快。

  2.了解作家张晓风和蒙田

  张晓风,台湾女作家。散文、戏剧、小说三栖,尤以散文成就为文坛瞩目。1977年,36岁的张晓风被台湾地区的评论界推为“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1981年,当她的第四本散文集《你还没有爱过》出版时,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为该书作序,称她为“亦秀亦豪”,“腕挟风雷”的“淋漓健笔”。

  蒙田(1533-1592),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散文家。他的散文对英国培根、莎士比亚和十七、十八世纪法国的一些先进思想家、文学家和戏剧家的影响颇大。主要作品有《散文集》(也译为《试笔集》)。

  (三)教学过程

  这是两篇谈生命问题的短文,请同学们自己再朗读一遍课文《敬畏生命》

  1.考虑文章分为几部分?

  2.勾画出文中作者对生命感悟的词语和句子。

  讨论后明确:作者以对生命的感悟从“诧异和震撼”到“敬畏”来构造文章,因而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2节),写眼前所见的情景,使“我”感到诧异和震撼。

  第二部分(3-5节),写“我”被生命的惊心动魄的壮举所折服,感悟到要怎样地“敬畏生命”。

  文章第一部分,作者用笔似乎不经意地开始叙述描写,但其中却已经饱含着感情。注意下列词语:“不经意”、“大团大团的”、“令人吃惊”、“浑然不觉”、“诧异和震撼”。

  文章第二部分,作者着重抒写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同学们勾画出来的句子可能有:

  (1)那几天真的看到了,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之的敬畏。

  (2)我感到那云状的种子在我心底强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

  (3)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阴,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

  3.研读第二部分,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着重于结合学生所感知的生命现象,真正理解勾画的三句话。

  (1)作者为什么会被“折服”,会感到“无以名之的敬畏”?

  讨论后明确,因为作者从树飘散白色纤维传播种子的情形,思考得很多,体会到了生命的伟大、坚韧和这种不屈不挠的付出精神。

  如前面我们说到的小草和蚕,小草为了来年的“春风吹又生”,要经受严冬的考验,还有野火的焚烧;蚕呢?为了它生命的延续,不仅要作茧把自己束缚起来,还要经过成蛹变蛾的几次脱胎换骨。由此,我们也真的被自然界生命的这种伟大、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折服了,对生命,我们能不敬畏吗?

  (2)怎样理解生命的投资是“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谈谈你的认识。

  教师引导,比如:以我们现在优生优育的独生子女为例来说吧。一个女子一生排卵不会少于30年,每年排出至少十二个卵子(每月一次),也就说一生至少排出360个卵子;一个男子,一生排出的精子更是难以计数的天文数字,而我们在座的每一位独生子女,你是你父母的独子、独女,得到你这个生命,你父母的投资真够豪华、够奢侈了吧,哪里又去计算其成本呢?

  同学们发言之后,教师小结。

  正因为生命来之不易,我们就应从小珍惜我们的生命,珍爱它,使我们的生命实现生之价值。

  (3)“蔚然成阴,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的那一棵树是一棵真正的树吗?

  显然不是,因为作者已经在前面明确了这棵树是长在她自己的“心之峡谷”的一片土地上。这是作者充满诗意的抒情语句。

  4.同学们齐读一遍课文,教师小结。

  通过分析,我们理解了张晓风女士对生命的深深的感悟,也使我们被生命感动了。张晓风自己说,她常常“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她写的多半是“自然的圣礼”。因此她写了一连串长长的敬畏生命、敬畏天地、敬畏造物主神迹的灵魂闪光的文章。如《画睛》《林木篇》《咏物篇》《春俎》《雨之调》《常常,我想起那座山》《星约》等,希望同学们课下读一读。

  (四)布置作业(课外)

  略

  (五)随堂练习

  一、给加粗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1.奢侈   2.惊心动魄

  二、怎样理解“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这句话?

  三、选词填空。

  我不能不被生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投资所感动。

  A.奢侈的  B.豪华的  C.不计成本的

  四、“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阴,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句中“那颗种子”指什么?

  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一、1.shē  chǐ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的享受。

  2.pò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二、第一次真正关注生命,为生命感到诧异和震撼,并且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之的敬畏。

  三、BAC

  四、那几棵树飘散种子给作者的启示。
八、板书设计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安塞腰鼓》教学设计7

  • 下一篇文章:《山中避雨》教案2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语文教案-下学期 短文两篇”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语文教案-下学期 短文两篇”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秋天(网友来稿)
  • ››《柳叶儿》教学设计1
  • ››春(第一课时)
  • ››《皇帝的新装》有关资料:关于童话...
  •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
  • ››诗词五首 教案示例
  • ››《社戏》教学设计(3)
  • ››《郭沫若诗两首》三课时教案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 ››《散步》教案设计2
  • ››语文教案-驿路梨花说课教案
  • ››语文教案-《观察手》教学案例
  • ››语文教案-11《葡萄沟》教学案例
  • ››语文教案-《小小商店的实践活动课...
  • ››语文教案-《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
  • ››语文教案-《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 ››语文教案-《拣麦穗》第一课时课堂...
  • ››语文教案-《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学...
  • ››语文教案-《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
  • ››语文教案-秋天的怀念 课堂实录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