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六年级语文教案 |
|
|||||
语文教案-海伦 . 凯勒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2:08:49 点击数:[] ![]() |
|||||
3 海伦.凯勒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等句子的含义。 4.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5. 会用“如饥似渴”、“倾注”造句。 教学重点、难点 1. 过对课文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感悟,受到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的感染,从而对她产生由衷的敬意。 2. 理解文中重点句。 教具准备 课文配乐朗读磁带、生字词卡片、海伦资料、海伦图像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题 1. 中国的张海迪大姐姐、南京的聋哑儿童周婷婷的事迹你们听说过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 2. 今天我们要读读一位外国大姐姐的事迹,她就是海伦.凯勒。简介海伦.凯勒,(略)。 3. 本文讲了她的什么事呢? 二、初读课文 1. 各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 检查自学情况。 (1)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学生读,师相机纠正读音。 (2) 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是否做到“四不”。 (3)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在读课文过程中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4) 指名交流。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 轻声朗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课文那些内容使你印象深刻? 2. 师生交流。师相机归纳学生读懂的内容,适时板书。 3. 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根据板书给课文分段。 4. 分小组讨论,然后师生交流。第一段(1);第二段(2-5);第三段(6-7)第四段(8) 5. 分段朗读,要求读通读顺。 四、作业 1、 指导写生字。 2、 用钢笔描红、临写。 3、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 上堂课我们初学了课文,指题,学生读题,你了解了什么呢?课文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 2. 这堂课我们就细细研读课文,感受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二、学习课文(根着学生的思路学习) 轻读课文,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海伦.凯勒那不屈不挠的精神?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2-5)节 1. 自读课文2-5节,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海伦.凯勒那不屈不挠的精神? 2. 小组交流讨论自己的感受。 3. 师生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1) 出示文字灯片“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的如饥似渴,以至小手指都摸出了血。”引导体会海伦.凯勒那不屈不挠的精神。 (2) 指导朗读。 (3) 她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决心,这么顽强的意志呢?引导理解“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一句。 (4) 引读“就这样,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5) 学习第五节,出示部分文字“我常常感觉到一阵微风吹过,花瓣散落在我身上,于是,我把落日想象为一座很大很大的玫瑰园,原站园中的花瓣从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引导体会正是海伦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她的感受才会这么美妙,这是她用心所看到的世界。 (6)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5节。 (二)学习第三段(6-7)节 1. 自读6-7节,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海伦.凯勒那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2. 同桌交流。 3. 师生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1) 出示灯片“萨勒让海伦摸清舌头、牙齿、嘴唇和喉咙的位置,以此体会怎样发音。这种完全靠触觉学习说话的方法,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引导学生在读句中感悟海伦学习发音的艰难。 (2) 文中还写到了这一点,你找到了吗?“海伦后来在回忆自己的这段学习生活时说:‘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知道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练习,练习,练习……’”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感悟她练习发音的艰难和她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3) 指导朗读。 (4) 引读第七节“……”你读懂了什么?(指名交流。)这时的海伦是怎样一种心情呢?海伦的父母又会有何表现呢?学生思考回答。指名表演,教师作指导。你能体会他们的心情吗?引入第一节的教学 (三)学习第一段 1. 指名朗读第一段,你能体会他们的心情吗? 2. 小组讨论交流。 3. 指名交流,师小结:海伦的幼年是在无声无色的世界中度过的,她面对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双目失明和双耳失聪给她带来的是无尽的痛苦,是她对生活的热爱促使她不断地学习,而这种学习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她不屈不挠,不断突破自己的难关,是的,她成功了,她和正常人一样能说话了,这种无比激动和兴奋的心情你能体会吗?而父母又是多么的骄傲呀! 4. 学到这儿。你的心情如何?带着敬佩的感情读1-7节。 (四)学习第四段 1.齐读第四段,想想海伦为什么会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2.交流。理解重点词、句。 三、回顾全文,朗读体会 1. 自读全文,你想学习海伦什么? 2.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作业 1. 将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讨论课后3、4题。 4. 书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 3 海伦.凯勒 生病——失聪失明 奋斗——复聪复明 不屈不挠奋斗 奉献——永生留名 教学随笔:在学习课文过程中,学生被海伦.凯勒那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所鼓舞着,从而更加坚定了战胜各种困难,努力学习的信念。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