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六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21 望月 ( 第一课时)      ★★★ 【字体: 】  
语文教案-21 望月 ( 第一课时)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2:02:30   点击数:[]    

21 望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二两段。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的优美语句,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积累诗句的兴趣。              

3、创设研究专题:为什么同一个月亮在不同人的眼里不一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明白“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欣赏描写月光的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写月的诗句。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课文录音、钢琴曲、月下江景图

教学过程:

一、    背诗激趣,导入新课。

1、         月升月落,月圆月缺,月亮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凝望皎洁的月亮,沐浴着柔和迷人的月色,有多少人为之陶醉,为之思绪万千呀?唐朝大诗人李白,就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写月亮的脍炙人口的诗句。如:〈〈静夜思〉〉(学生背)又如:〈〈古朗月行〉〉(学生背) 还有:〈〈月下独酌〉〉师背

2、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把你搜集到的朗诵给大家听听。

3、         明月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慷慨的,但相同的月亮,在不同人的眼里,有着不一样的感受。今天,我们就随着现代著名作家赵丽宏和他的小外甥一同去望月。(生齐读课题)

二、感知大意,体验感情。

1、         请大家打开课本,听课文录音。

2、         同学们,听了课文录音,你了解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3、         总结:作者围绕“望月”这个主题,分别写了自己望月,和小外甥比背关于月亮的古诗 ,小外甥对月亮的想象这三大部分的内容,老师想再提炼一下,给这三部分起小标题:

望月  谈月  想月           (板书)

4、在这三个部分中,每一部分作者都有侧重地写了不同人眼中的月亮,请大家读读课文,说说三部分分别写了什么人眼中的月亮。           “我”(舅舅)    诗人    外甥    (板书)

4、         这三种人眼中的月亮分别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三、选择主题,自主探索。

1、下面,请大家选择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某某眼中的月亮,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学习,某某眼中的月亮是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待会儿,准备向大家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好吗?

2、学生自学。(放抒情的钢琴曲

四、全班交流收获。

第一板块:舅舅眼中月

1、         你探究了舅舅眼中月这部分,你有什么体会?

★   (我认为舅舅眼中的月亮很美。)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你能读出月亮的美吗?谁可以将月亮读得更美?

★   (我认为舅舅眼中的月亮很安详。)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你能读出月亮的安详吗?谁能更好地读出月亮的安详?

相机板书:安详 美丽

2、         老师根据作者的描绘,画了一幅月下江景图,让我们看着画,再听听作者对它的描述吧。

3、         让我们齐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月亮的安详与美丽。同学们,为什么作者眼中的月亮如此安详与美丽呢?(生答。师评:你读课文能看看前面,看看后面,边读边思,真会读书。)

4、         作者将月下江景的生动描述让我们对月光有了很深的体会。其实呀,古今中外,有好多关于月光的名篇,同学们,能把你们搜集到的片段与大家分享吗?

第二板块  诗人眼中月

1、         你能来谈谈对诗人眼中月的理解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写诗人眼中月的部分是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3——13

2、学生汇报。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天真、幼稚)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向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思乡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思乡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离家在外的哀愁                               

★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依依不舍                               

以上让学生自由选择回答。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为例谈谈引导体会的方法:

(1)   你从诗句中体会到什么?(思念亲人。)

(2)   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学生讲讲对诗意的理解。)

(3)   原来,离乡的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就感觉月亮和自己很亲近。他借写月亮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                             

(4)   你能通过读来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吗?(生读)让我们一起读,来体会这种感情。

3、一个月亮,在诗人的眼里就成为抒发寄托感情的景物了,(板书寄情)难怪清朝大学者王国维曾说过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

4、         让我们分角色朗读该部分,体会舅甥俩陶醉于月光和古诗之中的情景。(三人: 叙述  “我”  外甥)

5、         正因为小外甥聪明好学,才积累了数不清的写月的优美诗句。丰厚的积累对于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丰富我们的生活是非常舅有用的。同学们,老师想在下节课举行一个古诗背诵比赛,请你们课后搜集有关山或水的古诗,并理解着记忆它,好吗?这个就作为今天的家庭作业。

6、         另外,由于时间的关系,关于对外甥眼中月的探究,我们也放到下节课重点讨论。

五、布置作业;

1、         你喜欢哪些描写月光的句子?先体会体会,再把它抄写下来。

2、         背诵课文第113自然段。

六、板书:

21   

望月        “我”(舅舅)    安详 美丽

                谈月         诗人             寄托感情

想月         外甥               ?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语文教案-《西门豹》

  • 下一篇文章:学弈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语文教案-21 望月 ( 第一课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语文教案-21 望月 ( 第一课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八》教...
  • ››六年级语文下册《延安,我把你追寻...
  • ››六年级语文上册《向命运挑战》教学...
  • ››语文教案-《长征》
  •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第一...
  • ››六年级语文下册《世纪宝鼎》教学设...
  • ››六年级语文下册《向往奥运》教学设...
  • ››语文教案-古诗三首(墨梅 竹石 石...
  • ››黄果树瀑布
  • ››六年级语文下册《宋庆龄和她的保姆...
  • ››语文教案-驿路梨花说课教案
  • ››语文教案-《观察手》教学案例
  • ››语文教案-11《葡萄沟》教学案例
  • ››语文教案-《小小商店的实践活动课...
  • ››语文教案-《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
  • ››语文教案-《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 ››语文教案-《拣麦穗》第一课时课堂...
  • ››语文教案-《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学...
  • ››语文教案-《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
  • ››语文教案-秋天的怀念 课堂实录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