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五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      ★★★ 【字体: 】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1:34:29   点击数:[]    

  【学习目标】
   1、背诵“读读背背”中的格言。
   2、阅读短文,体会到蜜蜂酿蜜是一种卓越的创造,从中受到启发。
   3、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4、练习写值得敬佩的一个人,把内容写具体。
  【教学准备】
    读读背背中谚语的幻灯片或小黑板;为“读读背背”所配的古筝曲《高山流水》。
  【教学时间】 2课时。
  【学程导引】

                第一课时
  一、完成读读背背
    阅读格言可以使我们丰富知识,明白道理;写作时恰当的使用格言,可以使文章更加鲜明生动,有说服力,下面,我们来积累一些格言,好吗?
    自由读读,指名读,配乐读,背诵。看谁背的好。
  二、完成阅读
   1、自读短文,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说蜜蜂酿蜜时一种卓越的创造?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多提问学生,让学生充分的读来寻找答案。
   2、集体交流。蜜蜂酿蜜是卓越创造的原因有:博彩,即广泛的吸收,来源丰富,提炼,即接受每一朵花中最甜美的东西,加工,即吧自己搜集来的东西重新酿造。
   3、你认为短文重哪个句子含义深刻,你应该怎么理解?
  三、作业
   1、抄写“读读背背“中的格言。
   2、把读《蜜蜂的赞美》后受到的启发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看录像,启发思路
   1、启发谈话。张亚昆是我们班的长跑运动员,平日里她刻苦训练,发誓要在明年的春季运动会上夺取冠军,假设明天就开始了,今天晚上他做梦了,请大家看录像。
   2、请你来说说他做的梦?
   3、交流。评议。要求讲清楚,讲明白,讲具体。
  二、我们都做过梦吗?下面就让我们就来说说自己的梦吧
    要求说的清楚具体。讲明白。说自己的梦要说实话,讲出自己的感受。
  三、畅谈理想
   1、假设你们穿越时空,来到了20年以后,那么你现在什么样呢?
   2、畅谈自己的未来。
   3、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现在应该怎么作呢?
  四、把自己的爱好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三课时

  (练习课)
  一、引导学生复习《挑山工》
  二、引导学生复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三、做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ke sou guang liu liu jie zou 

     ping heng song du ju su 

     dan wu zhui dao ai ma 
   2、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曲( )  折( )  转( )
      ( )   ( )   ( )
     正( )  传( )  挑( )
      ( )   ( )   ( )
   3、给句子换个说法:
     ⑴ 因为挑扇工不能直上直下,所以他们走的路要比游人多一倍。
     ⑵ 因为多年当挑山工,所以他们的个子大多又矮又粗。
   4、读句子回答问题
     ⑴ 我心悦诚服的点点头,感到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意味深长的哲理。
       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指得是(    )
       你认为这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什么哲理?
     ⑵ 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他。
       它指的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
       作者为什么要需要他,需要它的什么?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1《燕子》教学设计之六

  • 下一篇文章:5《葛洲坝工地的夜景》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24”毛主席在花山
  •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 ››再教《再见了,亲人》,已是第五次...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一课时教...
  • ››13《养花》教学设计之一
  • ››语文教案-古诗三首(枫桥夜泊、别董...
  • ››《暮江吟》教学设计:理解字词练中...
  • ››《悲壮的一幕》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学设计之二...
  • ››《背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语文教研组工作小结
  • ››语文教师是一个悲壮的角色
  • ››语文教学应注意渗透审美教育
  • ››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
  • ››语文教学中的训练不能丢
  • ››语文教育何去何从?
  • ››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式学习
  • ››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情感的回归
  • ››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