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五年级语文教案
   22《丰碑》教学设计之三      ★★★ 【字体: 】  
22《丰碑》教学设计之三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21:31:15   点击数:[]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词语:“冰坨、呼啸、残酷、严峻、丰碑、恶劣、袭击、倚靠、湿润、覆盖、晶莹”等。
   2、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志、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2、弄懂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三、教学难点:
   1、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形象,体会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军需处长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2、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受到爱国主义及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
   3、能力:感情朗读,体会文中含义;勾、画、标、注重点词句;质疑、解难,想象等综合能力。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情景,配乐《长征组歌》)师用低沉的声音描述: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多少英雄儿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哥泣的英雄赞歌。今天,我们将把份飞的纷飞的思绪再一次拉回到那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去聆听发生在红军长征中的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板书22.《丰碑》
     生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生质疑)
     生围绕课题质疑,问题可能为:什么是“丰碑”?文中“丰碑”是指什么?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二、新课
   1、那为什么课题是《丰碑》?同学们,要想理解好这层含义,就得好好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去体会这种感情。(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自学提示:a 勾出生字词,难读的多读几遍。
         b 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c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检查自学:
    a 认读生字词。
    b 解词
    c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3、自学质疑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
    a 小组讨论:每人提出自己的问题后,小组进行整理,写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大问题。
    b 小组汇报,归纳整理出几个大问题让学生写在黑板上。
    问题1、为什么说红军队伍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
    问题2、将军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问题3、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4、重点研读解决第一个问题
     a 以四人小组讨论,组长组织,争取每个成员都参与讨论,并选派代表发言。
     b 交流讨论结果。
    主要知道学生体会“环境恶劣”“装备差”以及他们“可能遇到的困难”,并启发学生想象还有哪些“可能”?同时相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c、同学们想象得很合理,是啊,可能太多了,前进途中困难重重,红军所面临的考验的确非常严峻。正因如此,将军非常担心,非常忧虑,那么,在困难面前,将军是怎么做的?(让马)说明将军是个什么样的人?(爱护战士,勇敢)
  三、小结
    在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面前,我们的将军英勇无畏。这支队伍在前进途中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将军思索着。同学们也一定很想知道,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
    e 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己为人,将军被深深感动了。只见他(出示将军敬礼的动画图,引导看图,说图。并出示文字,比较“他敬了一个军礼”和原文的不同,体会军礼的庄严。)
    f 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个军礼饱含着无限的崇敬和哀悼!(屏幕动画展示军需处长变丰碑)风更狂了,雪更大了,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生接读)
   2、研读问题3
     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a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和晶莹的丰碑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小组讨论交流。
    b 面对此情此景,将军还用说什么呢?(引读最后一段)
      你读懂了什么?还有疑问吗?
      重点理解“沉重”“坚定”和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c 胜利当然属于这支队伍,二万五千里长征,解放战争的炮火,社会主义建设,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历史证明,他们以钢铁般的意志经受了一次又一次严峻的考验,胜利将属于这支革命的队伍!
  四、作业
    如果为“丰碑”写碑文,你想写些什么?想好后,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五、结束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重点感悟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神态、穿着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2、弄懂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设想:

  一、导入
    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丰碑》(板书课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丰碑》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生答)
    (课件展示画面,教师随着音乐和画面有感情地讲述)(略)
  二、新课
    回忆上节课未解决的问题
    问题2、将军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问题3、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1、研读问题2
    (课件展示要求:用——画出描写将军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用。标出反映将军神态变化的词语。
    汇报交流:a 将军“愣了一下”是为什么?
         b 将军为什么由“愣了一下”到“发怒”?我们先看看老战士冻死时的样子。(屏幕出示军需处长的画面和第七自然段的内容。)引导学生读第七自然段,边读边勾画描写军需处长神态的语句,思考他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神态?
         c 将军看到这样的情景,认为是(引读),于是他(引读)。
         d 正当他怒不可遏时,有人小声告诉他,(学生接读)。这时,将军“愣住了”。“愣住了”和“愣了一下”有什么不同?
    “他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在想什么?(启发学生联想)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杂交水稻之父》教学设计之一

  • 下一篇文章:《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22《丰碑》教学设计之三”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22《丰碑》教学设计之三”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24”毛主席在花山
  •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 ››再教《再见了,亲人》,已是第五次...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一课时教...
  • ››13《养花》教学设计之一
  • ››语文教案-古诗三首(枫桥夜泊、别董...
  • ››《暮江吟》教学设计:理解字词练中...
  • ››《悲壮的一幕》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学设计之二...
  • ››《背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22《丰碑》教学实录
  • ››22《丰碑》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22《丰碑》教学设计之一
  • ››22《丰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六
  • ››22《丰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22《丰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 ››22《丰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七
  • ››22《丰碑》教学设计之四
  • ››22《丰碑》教学设计之五
  • ››22《丰碑》教学设计之八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