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四年级语文教案
   古诗三首      ★★★ 【字体: 】  
古诗三首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19:34:48   点击数:[]    

 
                   作者邮箱:zhaocaizhenxue@163.com 


教学要求: 
1、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 
3、背诵这三首诗。 
4、以家乡的自然风光为内容,练习写一个片断。 
教学重点: 
1、理解词句,读懂诗句。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诗。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江畔独步寻花》,体会诗人感情。 
2、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指名背诵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二、指导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解题。 
2、简介作者。 
杜甫,唐代伟大诗人,“诗圣”。 
3、初读,大体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其他同学想每句的意思。 
4、再读,逐句讲解,师生订正,补充。 
江畔:江边。 
蹊:小路。 
留连:舍不得离开。 
时时:不停地。 
自在:自由自在。 
5、连起来说说诗意。 
6、教师指导有感情朗读。 
(1)范读,指导节奏与重音。 
          黄四娘家/ 花/ 满蹊, 
          千朵/ 万朵/ 压/枝低。 
          留连/ 戏蝶/ 时时舞, 
          自在/ 娇莺/ 恰恰啼。 
(2)指导读出春天景色的美和诗中蕴含的情趣。 
(3)自由读。 
(4)指名读,师生评读。 
7、练习背诵。 
8、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自己记忆“畔”“娇”“莺”。 
(2)指名说是怎样记住的。 
(3)书写生字,每字写三遍。 
三、自由练习读《游园不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四、作业 
1、背诵《江畔独步寻花》。 
2、预习后两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游园不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背诵这两首诗,默写后一首。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江畔、娇莺、留连、恰恰啼 
2、指名背诵第一首诗。 
二、指导学习《游园不值》。 
1、解题。 
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诗人前去游园,园主人不在,没能进到园子里去。) 
诗中的“园”指私人花园。 
2、介绍作者。 
南宋,叶绍翁。 
3、初读,大体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想想句意。 
4、再读,逐句理解。 
重点词:应、怜、小扣、久 
5、有感情地读,读出诗韵。 
          应怜/ 屐齿/ 印/ 苍苔, 
          小扣/ 柴扉/ 久/ 不开。 
          春色/ 满园/ 关/ 不住, 
          一枝/ 红杏/ 出/ 墙来。 
(2)出示挂图,吟咏。 
(3)学生自由练读,互评。 
6、练习背诵。 
三、指导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出示挂图,解题。(之,到) 
2、介绍作者: 
李白,唐代伟大诗人,“诗仙”。 
他与孟浩然是好朋友。 
3、初读,大体了解内容。 
4、再读,逐句理解。 
5、有感情朗读。 
读出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学习生字:识记,书写。 
五、齐背这两首诗。 
六、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诗。 
2、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以家乡的自然风光为内容,练写一片断。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背诵这三首诗。 
二、进行练笔。 
1、明确要求。 
(1)出示要求。 
(2)指名口述练笔要求:写家乡的景物——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等;表达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选择内容 
(1)启发选材。 
(2)小组内同学之间交流。 
如:江边高压线塔,汽渡码头,南北大河,灯光夜色…… 
(3)指名口述要写的内容,评议。 
3、练写片断。 
(1)全班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2)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断,相机进行写法指导,如,抓特点,按一定顺序写,表达出自己热爱家乡之情。 
4、继续练写。 
5、写完后修改,当堂完成练笔。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小儿垂钓》教学设计之一

  • 下一篇文章:《走,我们去植树》教学设计之一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古诗三首”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古诗三首”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语文天地十二》教学设计
  • ››18《小镇的早晨》
  • ››《动物的互惠互助 》
  • ››课文 1 观潮人教课标教材
  • ››28数星星的孩子
  • ››《一枚金币》教学设计
  •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之一...
  • ››第7课《棉鞋里的阳光》教案
  • ››四年级语文上册:《幸福是什么》教...
  • ››《18.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A、B案...
  • ››古诗三首 教案(小六)
  • ››古诗三首(鹿柴 江上渔者 逢雪宿芙...
  • ››古诗三首(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 ››古诗三首(墨梅 竹石 石灰吟)
  • ››古诗三首(长歌行、七步诗、出塞)...
  •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 ››古诗三首(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
  •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
  • ››古诗三首(枫桥夜泊、别董大、暮江吟...
  • ››古诗三首(赠汪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