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三年级语文教案 |
|
|||||
语文版第五单元教案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19:21:54 点击数:[] ![]() |
|||||
五单元 17船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船的演变,体会人类的智慧和科技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独立识字。 2以读为主,逐段阅读,扶放结合,引导自学、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从船的演变,感悟人类的智慧与社会的发展。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 重难点、关键: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船的演变。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17船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3学习课文1、2自然段,认识船演变的最初阶段。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如果让你出去旅游,你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为什么? 2学生发言。 3教师小结导入新课。 4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默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读读、记记。 2分段指名读课文。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5指名强调识字重难点。 (1) 字音 棍 喷 稳 舰 扁 (2) 字形书写 喷 舰 6回到课文,同桌合作练习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找一找:船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变化? 船的演变:树干——筏子——独木舟——有了船桨——帆船——把桨装在船尾的大轮上——蒸气机带动轮桨——原子能发动机 四学习课文的确1、2自然段,了解船的发展变化。形式 1具体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文中介绍了船的哪几种发展形式 ?各有什么特点? (3) 朗读这段。 3学法导读,放手自学第二自然段。 独木舟:又快又安全,可以放东西。 配船桨:走得更快。 帆船:借助风力跑得快。 五总结课堂,初步感悟。 1学生齐读课文1、2自然段。 2说说:你从船的这些演变中,体会到了什么? 3设问,引导课后自学:接下来,船的发展又经历哪些变化呢?请大家课后继续读文,并查找有关船的其他资料。 4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7船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继续学习课文的内容,了解船的演变。 2体会人类的智慧和社会的发展。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索欲望。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各种船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文中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并扩词。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导言: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船的几种发展形式,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二学法导读,自学课文3——5自然段。 1回忆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1)指名介绍学法。 (2)教师强调:默读课文——找出船的发展形式——弄清各自特点——认真读文体会。 2同桌合作,运用学法自学课文3——5自然段 船的发展形式多样
(1) 船尾大轮上装桨:轮子转动就能走 (2) 蒸汽机带动轮桨:速度更快。 (3) 原子能发动机:大、先进(客轮、货轮、军舰 油轮、潜水艇…… 5总结感悟。 (1) 教师引读板书内容,加强感知船的演变过程是日益先进。 (2) 思考、交流:从船的演变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人类的智慧与探索; 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创新。 (3)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三拓展激励,结束课堂。 1拓展:说说你知道哪些船?向大家介绍介绍。 2激励:正是因为人类的聪明才智、不断探索,才使得船从一根树干演变成为今天豪华的客轮、庞大的货轮,威武的军舰,神奇的潜水艇。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相信同学们也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加上勤奋努力,为祖国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3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祖冲之对科学的执著与探索精神。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独立识字。 2以读为主,抓住重点字词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祖冲之对月食的执著探索和研究。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 重点、难点、关键: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祖冲之对月食的执著探索和研究。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目的 1读通课文,学习文中生字、新词。 2读好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3学习课文1~~3自然段,了解祖冲之对月食发生的时间的研究。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月食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认识人物。 板书课题 介绍祖冲之。 二读通课文,学习文中生字词。 1学生自由轻声读文,并标出段落序号。 2从文中找出本课生字新词,读读认认。 3分段指名读课文。 4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5认读生字词。 (1) 字音 资 证 州 置 剩 准 (2)字形 敲 剩 6 同桌互读课文。 三读好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学生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祖冲之的一件什么事? 3指名反馈,评议、补充。 4学生根据提示,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 (1) 祖冲之研究月食发生的时间。 (2) 祖冲之用事实向人们证明月食是自然现象。 5指名分段,评议。 (1) 第一部分;1——3自然段。 (2) 第二部分:4——6自然段。 6男女分段比赛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体会祖冲之对科学的执著探索。 1教师导言:祖冲之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在这一篇课文中主要讲他研究什么呢?(研究月食发生的时间)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的2——3自然段,边读边想。 3交流。 (1) 研究的原因:人们的愚昧——发生月食慌作一团,认为月食不吉利。 (3) 研究的结果:清楚月食发生的原因,准确推算月食发生的时间。 4指导朗读。 五总结课堂,设置导读。 1谈谈:读了课文1——3段的内容,你对祖冲之又有哪些新的了解? 2学生发言。 3教师导读:祖冲之经过努力准确地推算出月食发生的时间后,又是如何让人们相信月食是一种自然现象呢,请大家课后继续读文、思考。 4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教学目的 1继续学习课文,体会祖冲之对科学的热爱与执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索欲望。 教具准备 课前观察月亮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生字卡,学生开火车认读并扩词。 2说说:人们刚开始是怎么看待月食的?祖冲之又是如何去研究月食发生的时间的? 3学生齐读课文1——3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体会祖冲之对科学的热爱与执著。 1导读:祖冲之又是如何让人们相信月食是一种自然现象呢? 2学生自由读4——6自然段。 3交流。 (1) 人们的愚昧,不相信月食是自然现象。 (2) 祖冲之对月食的胸有成竹,对科学的坚信与执著。 4分角色读书4、5自然段。 5结合朗读,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坦然、处置、皓月当空、灯火辉煌”——体会祖冲之的平静,及当时环境与月食现象的反差,感悟科学是不容置疑的。 6学生读6自然段。 7引导想象:众人为什么全呆了?你知道他们当时的心里回想些什么吗? 8学生自由发言,体会:愚昧的人们面对真实的科学难以接受又不得不接受的心里。 三总结全文,拓展了解。 1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2谈谈:学习这篇课文的收获。 3拓展延伸,了解月亮的变化。 4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安东尼制作显微镜的认真、执著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独立识字。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朗读、感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安东尼的认真与执著,勇于实践探索的精神。 2体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重难点、关键: 1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安东尼的认真与执著。 2引导学生培养各自的兴趣爱好。 课时划分 两课时 19看门人的魔镜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读通课文,学习文中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的大意。 3理清文章段落,学习课文本、1、2自然段。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 实物显微镜 教学过程 一观看实物,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显微镜,学生认识。 2说说:显微镜有什么作用? 3你知道显微镜是谁发明的吗? 4介绍安东尼,导入新课。 二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教师导读:那安东尼是怎么发明显微镜的呢?大家自读课文。 2教师出示有关阅读要求。 (1) 正确朗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 (2) 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读读记记。 (3) 找出你不理解的词语,想想问问。 3反馈生字学习情况。 4分段指名读课文。 5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理解段落。 1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引导弄清题意。 (1)“看门人”指的是谁? (2)“魔镜”指的又是什么? 3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谁的一件什么事? (主要讲了安东尼由于自己的爱好,用玻璃磨制镜片,经过反复实践研究,制作成了显微镜,看到了各种微生物,因此闻名欧洲。) 4学生根据提示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1) 第一部分:1、2自然段。简介安东尼第一个看到了微生物。 (2) 第二部分:3、4、5、自然段。安东尼由于自己的爱好,用玻璃磨制镜片制作成了显微镜。 (3) 第三部分:6——12自然段。安东尼用显微镜看到了各种微生物闻名欧洲。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认识安东尼。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说说:读了课文,你对安东尼有了哪些了解? 3小结,引导感知安东尼身份的平凡与看见微生物的伟大。 4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五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教学目的 1继续学习课文,体会安东尼制作显微镜的认真、执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培养各自的兴趣爱好。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文中生字新词,开火车认读。 2全班齐读。 3说说:第一个看见微生物的安东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体会安东尼制作显微镜的认真、执著。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3——5自然段。 2思考: (1) 安东尼有什么爱好? (2) 安东尼是怎样制作显微镜的? 3交流。 (1) 安东尼的爱好是磨制镜片。 (2) 安东尼由于自己的爱好,很快学会了用玻璃磨制镜片这门手艺,他心灵手巧,磨制出比芝麻大一点点的镜片,把镜片镶在铜片或银片里,并为此做了个架子,装上两个平行的镜片,就做成了一架精美的显微镜了。 4从中你认为安东尼是一个怎样的人?(心灵手巧、勤奋向进) 5有感情的读3——5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体会显微镜给安东尼带来的影响。 1提纲导读,合作学习。 (1) 认真默读课文6——12自然段。 (2) 安东尼通过显微镜发现了什么?这些发现给安东尼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3) 说说;从中你认为安东尼是一个怎样的人? 2交流。 (1)了解显微镜下的发现,体会安东尼制作显微镜的认真、执著。 a安东尼通过显微镜发现了什么? B指名读7、10、11自然段,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认真、执著。) C安东尼是通过怎样的观察才成为第一个看到微生物的人呢?学生读6自然段。体会安东尼的认真、执著。 D抓关键句,体会安东尼的认真、执著。 “他喜欢把自己观察的东西放在显微镜下几个月,仔细看上几十次、几百次。” (2)感悟显微镜下的发现给安东尼带来的成就。 指名说说这些发现给安东尼带来的成就,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齐读课文第8、9、12自然段。 理解“各国科学家更是从心底感激他,感谢他使人类的眼睛更锐利。”(句中的“他”指谁?为什么说“他使人类的眼睛更锐利”? 有感情的读12自然段。
1学生齐读课文内容。 2说说:从安东尼制作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过程中,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认真执著、勇于实践、不断探索。) 3谈谈;读了课文,你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4教师小节。布置作业。
19看门人的魔镜 人类的眼睛更锐利
20海底世界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独立识字。 2抓住课文的中心句、抓住段中重点词句来理解朗读体会,了解海底世界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与物产的丰富,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2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重难点、关键 1体会海底世界的特点。 2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理解、感悟课文内容,体会写法。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学习文中描写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的部分。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海底世界的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几幅大海的图片,引导欣赏,感受美。 2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语来形容大海的美。 3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试读课文。 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3交流。 4通过刚才的朗读,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三找出中心句,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1哪一句最直接概括了大海深处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