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三年级语文教案
   13《翠鸟》教学设计之三      ★★★ 【字体: 】  
13《翠鸟》教学设计之三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19:19:24   点击数:[]    

  教学目标: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理解其特点与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
   初步知道翠鸟的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新词,理解掌握“鲜艳”、“疾飞”、“锐利”等词语意思。
   读懂反映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教学思路:
  针对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怎样理解词语”,在本课教学时应力求落实此项目的训练,在教学环节安排上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两种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教学时以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为线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应注意启发学生弄清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是有关系的。如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注视着水面?那是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地抓住苇秆”的小爪;翠鸟为什么目光“锐利”?那是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翠鸟为什么在疾飞中能叼起小鱼?与翠鸟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有直接关系。同时也要告诉学生,翠鸟的捉鱼本领不只是因为身体某一部分有特点,而是由于它身体各部分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词语。
  1.初读课文,介绍翠鸟的生长环境。
  (1)翠鸟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
  (2)查字典理解词语“鲜艳、疾飞、锐利”。
  2.让学生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教师重点指导查字典,学习生字。
  (1)读课文有关句段,找出生字的词语和句子,指导查字典理解字义。
  (2)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时告诉学生这是理解词语的第一种方法:读一读,查一查(查字典)
  (3)找出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加深理解。指导学法:联系句子理解词语。
  二、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划分自然段。
  2.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三、作业。
  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从“上节课”中我们知道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怎么办?(查字典)除了查字典以外还可以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将用另外的方法来理解不懂的词语。
  二、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1.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有几句话?
  完成填空练习:
  一双()的爪子;一双()的眼睛;一张()的嘴
  (2)说一说翠鸟的外形(联系图画和课文)
  (1)爪子、眼睛和嘴;
  (2)翠鸟的颜色:(头上、背上、腹部)
  (3)齐读描写翠鸟身体的句子。用曲线画出表示颜色的词。
  (4)从上到下说一说翠鸟各部分的颜色。
  理解词语“鲜艳”的意思(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并告诉学生这种方法叫做:联一联,想一想)。
  (5)提示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从几个方面写的?(喜爱、习性、颜色、形状)
  (6)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翠鸟活动特点。
  (1)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有几句话。
  (2)画出表现翠鸟活动特点的词语。
  理解“疾飞”的意思:先查字典,然后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也是理解词语的方法。
  (3)指导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4)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翠鸟的捉鱼本领。
  (1)读读课文,想想翠鸟怎样捉鱼。
  按“等待、发现、叼走”的顺序说一说翠鸟捉鱼的过程。
  (2)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翠鸟它一动不动是因为它有一双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翠鸟能发现小鱼是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翠鸟能叼走小鱼是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3)指导理解:“尽管……还是……”、“像……一样”、“只有……还在……还在……”的句式,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4)读第二、三自然段。
  翠鸟之所以能贴着水面疾飞是因为它小巧玲珑。
  (5)从图和文可以看出翠鸟外形、动作怎么样?(美、快)
  4.学习第四自然段,重点理解“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1)“我们”为什么想捉一只翠鸟?又为什么要打消了这个念头?
  (2)为什么作者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结合前后内容,指导理解。)
  三、课后小结。
  1.通过学习翠鸟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什么?翠鸟不仅外形美,而且有本领。(会捕鱼会隐蔽保护自己)。
  2.在这节课上还学会怎样理解词语。
  附:板书
  6.翠鸟

                第三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1.指导背诵第一自然段。
  按三层意思去背诵。第一层意思讲翠鸟爱停在苇秆上,第二层意思讲翠鸟身上羽毛颜色非常鲜艳。先总说,再一步步就头部、背部、腹部分别具体说。第三层意思讲翠鸟小巧玲珑。
  2.指导背诵第二、三自然段。抓住“贴着、疾飞、停在、注视、等待”指导理解背诵第二自然段。抓住“悄悄地露出、吹小泡泡;锐利、眼睛、蹬开、飞过去、叼起、贴着、摇晃、荡漾”等词句,指导背诵第三自然段。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本课生字较多,可归类学习。
  (1)旧字带新字(部件法)。
  艳、腹、褐、衬、灵、待、锐、泡、饲、疾、逮。
  (2)重点指导
  翠:上边“羽”和“羽”进行区分。
  赤:上边是“土”字。
  希:注意上边“ ”第一笔为撇“ ”,下边是“布”字。
  2.出示卡片,读一读生字新词。
  四、指导课后练习。
  1.重点指导第2、3题。
  (1)按课文原文体会括号里所填词语的意思和作用。(填的是翠鸟捉鱼动作的词语)
  (2)指导理解词语,用“鲜艳、疾飞、锐利”各说一句话。
    ① 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方法解释第3题词语的意思。
    ② 找出这“鲜艳、疾飞、锐利”三个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教师点拨。
    ③ 指导学生模仿课文例句,用“鲜艳、疾飞、锐利”各说一句话。
  五、作业:
  写生字词。熟练背诵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草原上的鹰》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语文教案-千里跃进大别山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13《翠鸟》教学设计之三”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13《翠鸟》教学设计之三”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语文天地七》教学设计
  • ››18《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
  • ››7《菩萨兵》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 ››《暮江吟》教学设计之二
  • ››31《难忘的八个字》
  • ››菩萨兵
  • ››课文 19 赵州桥课标教材
  • ››《新年礼物》教学设计
  • ››13《翠鸟》教学设计之八
  • ››13《翠鸟》教学设计之七
  • ››13《翠鸟》教学设计之三
  • ››13《翠鸟》第一课时
  • ››13《翠鸟》教学设计之五
  • ››13《翠鸟》教学设计之一
  • ››13《翠鸟》第二课时
  • ››13《翠鸟》教学赏析
  • ››13《翠鸟》教学设计之二
  • ››13《翠鸟》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