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三年级语文教案
   直观释义 学用结合《瀑布》教例      ★★★ 【字体: 】  
直观释义 学用结合《瀑布》教例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19:14:19   点击数:[]    

  [教例]四年级

  师:谁能说说“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中的“衬”字是什么意思?

  生:映衬。

  生:衬托。

  师:噢,回答得不错,同学们的词语还比较丰富。那谁又能说说“映衬”或“衬托”是什么意思呢?

  (生沉默,无人回答。)

  师:(从讲台下拿出一朵鲜花)同学们看看老师手中这朵花美不美啊?

  生:美。

  师:(再从讲台下拿出几片绿叶粘在花的周围)老师再给这朵花配上几片绿叶,大家觉得这朵花怎么样啦?

  生:更美啦。

  师:是的。如果我们用上“映衬”和“衬托”这两个词,该怎么说呢?

  生:绿叶映衬着鲜花。

  生:绿叶衬托着鲜花,使鲜花更美了。

  师:说得很好。大家明白“衬”字的意思了吗?

  生:明白了。

  师:好。下面我再请一位同学举例说说“衬”字的用法。

  生:王娜洁白的衣服衬着胸前的红领巾,使红领巾显得更鲜艳了。

  师:说得不错。那么课文上这句诗该怎样理解呢?

  生:瀑布在千丈高的青山衬托下,显得更白了,就像白银一样。

  [评析]

  理解“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这个句子的关键在于对“衬”字意义的理解。教者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直接解释,也没有要求学生查字典,而是采用直观法释义,通过具体可感的实物演示让学生明白“衬”字的含义,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知识的心理特征。同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运用中加以强化,做到了学用结合,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摘自《小学语文教师》

 
 

 
                  借助电教手段教《瀑布》

山东省蓬莱市易三实验小学  宋芳  王军清

  1.借助录音带,让学生感受瀑布的声响之美。

  本诗第一节“先声夺人”,写瀑布之声。学生对“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的声音比较熟悉,但对“风吹松林”的声音却很陌生。于是我录制了这两种声音。在讲授这节诗时,给学生播放录音,使学生以身临其境的心理状态去感受这两种声音之不同:“浪涌岸滩”表现了奔放、洒脱之美,而“风吹松林”则蕴含着宏大、磅礴之美,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瀑布流泻过程中的声响之美。

  2.借助投影片,让学生感受瀑布的色彩之美。

  诗的第二节,作者化动为静,描绘了瀑布的颜色和光彩。随着峰回路转,眼前豁然开朗,瀑布突现,令作者产生“这般景象没法比喻”的感想。为什么作者无法比喻这般景象?我边背诵第二节,边放投影片。学生看着眼前这幅山水画:雪白耀眼的瀑布在高高的青山的映衬下,是那么鲜明壮美,气势逼人,个个不由得惊叹起来:真是壮观啊!情境的设置,令学生自然地进入这美的画面中去,感受瀑布的色彩之美。

  3.借助录像带,让学生感受瀑布的形态之美。

  诗的最后一节是对瀑布形态的描写,结尾处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巧妙地写出了阵风吹来时瀑布的形态之美:“如烟、如雾、如尘。”这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什么像烟,像雾,像尘呢?学生不容易理解。我选择了科教片《黄果树瀑布》中一段瀑布飞流而下的画面,连续放了三遍,一边放一边引导学生观察:瀑布直泻千尺,撞击岩石,飞溅无数细小水珠,在阳光下,飞珠徐徐上升、飘舞,呈现袅袅的轻盈之状,便 “如烟”一般;阵风吹来,云雾随风扩散、弥漫,瀑布呈现若隐若现的朦胧之态,便“如雾”一般;须臾细小的水珠在风中四散下落,又呈现飘洒自如之姿,又“如尘”一般。

  瀑布的声响、色彩、形态无一不美,令人叹为观止,心驰神往。运用电教手段,使学生在充分欣赏了瀑布的声、色、形之余,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那炉火纯青的语言之美。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我们的教室》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直观释义 学用结合《瀑布》教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直观释义 学用结合《瀑布》教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语文天地七》教学设计
  • ››18《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
  • ››7《菩萨兵》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 ››《暮江吟》教学设计之二
  • ››31《难忘的八个字》
  • ››菩萨兵
  • ››课文 19 赵州桥课标教材
  • ››《新年礼物》教学设计
  • ››直观释义 学用结合《瀑布》教例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