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三年级语文教案
   17《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之二      ★★★ 【字体: 】  
17《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之二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18:53:06   点击数:[]    

  学习目标
   ①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B案
  课前准备
   ①学生读课文,画出生字。
   ②自制生字词卡片。
   ③搜集孔子、老子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紧扣课题,引入新课
  ①教师提示课题:17、孔子拜师。
  ②感悟题意。
  a.用自己的话把题中暗含的意思表达出来(年轻的孔子拜学问渊博的老子为师,学知识,学做人)。
  b.扣题质疑。
  估计学生质疑:孔子是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拜师?怎样拜师?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①认读生字。
  a.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b.指名认读生字。
  ②给生字找“朋友”。
  a.给这些生字组词。
  b.读词语。
  细读课文,解难释疑
  ①孔子是怎样的人?
  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资料袋”及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研读课文。
  ②孔子为什么拜师?怎样拜师?
  学生结合课文相关语句来理解。
  课件重点出示:
  a.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b.曲阜到洛阳相距很远,孔子走了几个月,才走到了洛阳。
  ◆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从第一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课外作业 
  ①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②摘抄孔子、老子的名言。

                       第二课时
  复习词语
  ①卡片抽读。教师将词语卡片随机抽出,指名学生认读。
  ②组内检测。小组内模仿教师的方法,互相检查词语的掌握情况。
  朗读感悟
  ①自由读课文,把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读给同桌听。
  ②展示读课文,同桌互读互听,互提意见。
  ③表演读课文,把文中易演的内容在朗读的同时加进动作。
  ④品读升华。听了刚才的朗读,你对孔子、老子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指导书写
  ①请学生当“小老师”,指出书写生字的注意点,如,“迎”字不要多一点,“尘”字上面的“小”不要带钩。
  ②请书法好的学生到田字格内范写生字,注意生字的结构特点。“仆、授”等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③学生写字并写词语。
  布置实践活动
  ①活动总动员。孔子、老子创立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去了解一下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去感受一下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②活动筹备。
  a.命名。根据教材提示,你想了解生活中的哪些传统文化?学生根据自己准备了解的内容给本次活动命名。
  b.组织。自由组成合作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担任组长。
  ③拟定活动计划。由组长组织讨论,共同拟定本次活动的计划。
  ④交流活动计划。
  课外作业
  按照商定的计划开展活动。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13《找骆驼》

  • 下一篇文章:《翠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17《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之二”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17《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之二”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语文天地七》教学设计
  • ››18《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
  • ››7《菩萨兵》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 ››《暮江吟》教学设计之二
  • ››31《难忘的八个字》
  • ››菩萨兵
  • ››课文 19 赵州桥课标教材
  • ››《新年礼物》教学设计
  • ››17《孔子拜师》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17《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之二
  • ››17《孔子拜师》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