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三年级语文教案
   《小摄影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字体: 】  
《小摄影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18:49:15   点击数:[]    

《小摄影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纪海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更新教学观念是这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我校的对学生进行“多元智能培养”的理论可以说是走在了新课程改革之前,走入了我们的课堂,它似一股新鲜的活力与新课改相融合,将课改的精髓与目标贯彻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步骤。我也将其渗透到我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以备更好的完成新课程改革赋予教师的职责。
  我的基本教学观念:人类个体的智能结构是多元的,每个个体身上都至少存在着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等七八项智能
  ,当今社会是个多元化的信息社会,它要求每个人多项智能的全面发展及个性、才能的充分展示。所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各项智能的发展,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智能。在教学设计中确保给学生提供多样化和个别化的学习机会和学习途径,强调智能的情境性,营造丰富的有利于儿童与他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学习环境。这样可以

  1、学生成为自己主动学习的老师;
  2、使得学校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术专长和个人特长;
  4、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处世能力。
  我在本课教学中设立了几个培养目标:
  1、完成对知识的掌握理解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2、多元智能的能力培养
  (1)让学生主动学习,做好充分的预习。
  (2)让学生全面参与,创设身体运动与人际交往智能的培养情境。

  授课时间:2003年10月8日
  授课地点:安达小学
  授课班级:三年四班
  教学手段: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课外延伸,想想续写
  教学准备:课下预习,仔细研读,认真排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1.巩固词语
     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
     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
   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3.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
    a.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
    b.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
    c.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d.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
   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三)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
   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
   3.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四)课外延伸,想想续写
    小男孩匆匆赶往高尔基的办公室,再次见面时他们会说写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想,接着往下编写这个故事,同学间相互交流。

  教学回顾: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多元化智能培养”与新课程改革的融合与目标的落实,教学步骤的第一环节“复习导入,说话练习”,使学生的语言智能与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协调发展。“角色演读,体会感情”更是让学生个性体验、理解以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一可以深层次的理解课文的内容与某些关键的词语;另外在各小组的排演过程中相互之间的评价,对角色表演的切磋,可以使学生人际间的交往进一步加强,也可凸现某些表现力强的同学的表演能力。课堂还给学生但老师的主导作用也没有忽视“巧设疑问,升华感情”,老师的巧设悬疑,又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收拢,并进一步将思想感情升华到一个层次上来,使课堂环节,环环相扣,螺旋向上。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做到了知情意的高度统一,也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融会贯穿于教学始终。


《小摄影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习作6》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22《掌声》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小摄影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小摄影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语文天地七》教学设计
  • ››18《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
  • ››7《菩萨兵》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 ››《暮江吟》教学设计之二
  • ››31《难忘的八个字》
  • ››菩萨兵
  • ››课文 19 赵州桥课标教材
  • ››《新年礼物》教学设计
  •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 ››《小摄影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