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三年级语文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      ★★★ 【字体: 】  
三年级语文上册《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18:49:10   点击数:[]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泥坑、绕着、聪明、感谢、笑眯眯”等词语,并分别用“悦耳”、“赞叹”造句。
                    2.比较理解句子的意思。按照一定的顺序,口述阿玲指挥小象拉车、洗车的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和第七自然段。体会中泰两国人民友好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这篇课文按照事物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可分为三部分。其中阿玲指挥小象巧妙地把汽车拉出泥坑,又将汽车冲洗干净的经过,是课文的主体部分,也是教学的重点。
                    难点是引导学生弄清人与小象之间的联系,了解课题,虽然是《曼谷的小象》,但作者实际是要赞颂指挥小象的人——泰国妇女。另外还要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课文是如何用举止、神态的描写来表现阿玲助人为乐的美好心灵,又是如何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小象的聪明乖巧的。
                    教学思路:
                    在教学步骤上,可紧扣课题《曼谷的小象》,以中心词“小象”,作为突破口,进行“变序讲读”;首先从整体入手,接着插入重点部分(第三至八自然段)讲读,然后导读第三部分(第九自然段),最后略讲第一部分(第一至三自然段)。教学中,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衔接。最后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以变序讲读法为主,结合朗读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在导读中,要注意交给学生品词析句的方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解题。
                    1.读题,介绍“曼谷”。(板书课题)
                    曼谷,泰国的首都。泰国位于东南亚,气候湿热,土壤肥沃,盛产热带动植物。产大象。国内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赛象盛会”。在举行赛象会时,全各地游人都来参观,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也纷纷赶来参观。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记叙曼谷的小象的故事。
                    2.从课题上看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小象)
                    二、自学生字新词。
                    1.查字典。
                    (1)读出“一圈”、“转身”的正确读音。
                    (2)理解生字“眯、喷、乖、赞”的意思,并掌握其笔画、笔顺。
                    (3)理解“泥泞不堪”、“胸有成竹”、“焕然一新”的意思。对一些较难理解的词语,如“点缀,延伸、奇迹、潇洒”,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提示。
                    2.读读写写词语。
                    (要求读准字音,正确掌握字形。读写词语见课后练习第3题)
                    三、辨析组词。
                     喷( ) 乖( ) 坑( ) 绕( )
                     愤( ) 乘( ) 炕( ) 饶( )
                    四、试读课文。
                    1.边读边把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用符号标出。
                    2.思考: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哪些自然段意思相近,可以合并?(第1—2自然段;第3—8自然段,)分别写什么?
                    五、学生质疑。
                    提出不理解的词、句和问题,指导学生带着问题继续深入地阅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把课文默读一遍,然后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二、解题析疑,明确目标。
                    上节课,同学们预习了课文,在质疑中提出了一些不懂的问题,其中有三个问题必须明确:1.这篇课文主要写谁?2.阿玲和小象有什么联系?3.课文赞扬了什么?
                    第一个问题,我们从课题中就可以看出主要写谁(写小象,也是为了写小象的主人阿玲。)至于第二、三个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中需要理解的。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深入阅读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
                    三、变序导读,切入重点。
                    1.导读3—8自然段。
                    (1)轻声读,思考:3—8自然段可分为几层?每层写什么?
                    ①第一层(3—4自然段),写司机正急于找人帮忙,阿玲和小象出现。
                     A 指读第二层,思考:阿玲和小象是怎样出现在人们面前的?
                     
                      B句具体描写了晨雾绚丽的色彩和铜铃声的优美动听
                     C 品析:这句话中为什么用“飘”不用“传”?(一个“飘”字,写出了铜铃声由远到近,轻快悠扬。)
                     D 指导朗读:要读得轻快、优美。
                    ②第二层(5—6自然段),阿玲指挥小象拉车。(板书:拉车)
                     A
                  默读第二层,思考:阿玲是怎样指挥小象把汽车从泥坑里拉出来?(划出有关句子)。哪些词句写得好?为什么?(板书:阿玲、拍拍、贴贴、指指)(区别拍——拍拍;贴——贴贴。通过做动作,进行比较,然后指导品读,语气要轻一些。)
                     B 结合上文解释“胸有成竹”
                     C“东一掀,西一撬”具体写出小象拉车的动作。(板书:小象东一掀、西一撬)
                     D 从阿玲指挥小象拉车,说明什么?(阿玲热情助人,表现了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板书:纯朴、热情、乐于助人
                    ③第三层(7—8自然段),写阿玲指挥小象洗车和作者赞叹。自读课文,边读边思:
                     A 阿玲是怎样指挥小象把车身上的污泥冲洗干净的?
                      (划出描写阿玲神态和动作词语:笑眯眯、摇摇头、轻轻摸、指了指。)
                     B 从阿玲的神态动作说明了什么?(纯朴、热情、能干。)
                     C
                  哪些词句写得好?为什么?(重点是描写阿玲神态动作的词语,作用是具体写出阿玲指挥小象洗车的熟练,并表现了她的热情、朴实。“潇洒”原指人自然大方,不拘束;文中用拟人的方法形容小象取水过程中,毫不费力,自然大方的神态。)(板书:伸、冲、喷)
                     D 结合句子理解“焕然一新”的意思。
                     E 怎样理解作者发出的两次感叹?(引导学生先念有关句子,理解词语和句子。)(板书:聪明、能干、潇洒、乖巧)
                     F 指导有表情地朗读。(体会中泰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2.导读第九自然段。
                    (1)齐读课文,想想这段写什么?
                    
                      (第(2)句具体写出阿玲离去时的神态,行进动作和晨雾的变化,说明时间在推移。)(板书:阿玲、小象离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导读第1—2自然段。
                    (1)指读,思考:
                     ①这段交代了什么?(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
                     ②汽车是在什么情况下陷进泥坑里的?(板书:陷车)
                    (2)理解“泥泞不堪”的意思。
                    四、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说明了什么?作者写小象和阿玲有什么关系?
                     2.记叙的顺序。
                      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叙了事情的起因(陷车)——经过(阿玲指挥小象拉车、洗车)——结果(阿玲和小象离去)。(边指导边板书)  

                                  第三课时

                    一、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阿玲_______汽车走了一圈,_______陷车的情形,沉思_______,便________地________那头小象的鼻子,用脸_________它的扇形的大耳朵,_________那陷车的位置。
                    ________的小象走到坑边,用它那_______的长鼻子______,_______,很快就把汽车从泥坑中拉出来了。
                    二、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口述阿玲是怎样指挥小象把汽车从泥坑里拉出来,并把车身上的污泥冲洗干净的。口述提纲:
                    1.汽车陷进了污泥。
                    2.司机下车找人帮忙。
                    3.阿玲指挥小象拉起汽车。
                    4.阿玲指挥小象冲洗干净车上的污泥。
                    (先分小组口述,然后指名口述,师生评议。)
                    三、指导背诵课文。第四和第七自然段。
                    1.以第四自然段为例,交给背诵的方法。
                    (1)分层次,概括每层意思。
                    (三层:①层:听到晨雾中飘来的钟声;②层:看见走来的小象和跟在后面的女主人;③层:阿玲走到车前,司机跟她打招呼。)
                    (2)参照层意逐层背诵。
                    (3)教师检查背诵情况。
                    2.学生按照背诵第四自然段的方法,背诵第七自然段。
                    四、指导学生分别用“悦耳”、“赞叹”造句。
                    要求用词恰当,写通顺、完整的句子。

                    附:板书设计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32《猪八戒吃西瓜》教学设计之二

  • 下一篇文章:《大海的歌》教学设计之一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三年级语文上册《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三年级语文上册《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语文天地七》教学设计
  • ››18《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
  • ››7《菩萨兵》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 ››《暮江吟》教学设计之二
  • ››31《难忘的八个字》
  • ››菩萨兵
  • ››课文 19 赵州桥课标教材
  • ››《新年礼物》教学设计
  • ››三年级语文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
  • ››三年级语文上册《中彩那天》教学设...
  • ››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亡羊补牢...
  • ››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教学设计...
  • ››三年级语文上册:《找骆驼》教学设...
  • ››三年级语文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
  • ››三年级语文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
  • ››三年级语文下册:《珍珠泉》教学设...
  • ››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
  • ››三年级语文上册《大海的歌》教学设...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