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三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做风车的故事      ★★★ 【字体: 】  
语文教案-做风车的故事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18:48:43   点击数:[]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8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牛顿、家庭、零用钱、成绩、麦子、夸奖、卡特、通红、发愤、遇到、任何、刻苦钻研、习惯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能用适当的速度默读课文。

  3.在理解重点语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

  4.培养认真、刻苦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词;

  2.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教学步骤:

  (-)导入

  1.启发谈话。

  (1)同学们,请你们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落下来,而不会往天上飞呢?

  (2)二百多年前有一个人看到这种现象后,就对自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苹果既不往旁边飞,也不往天上飞,偏偏要往地下落呢?究竟是什么东西在吸引它呢?”经过他反复推测、不断研究,终于发现了宇宙间的规律“万有引力定律”,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出示牛顿画像)

  (2)牛顿为什么能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呢?(爱动脑筋,善于提问,乐于钻研)

  对,所以牛顿能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那么牛顿这种善于提问,刻苦钻研的精神是怎样培养起来的呢?让我们共同学习第25课《做风车的故事》。

  (二)出示自学提纲,指导学生自学

  1.出示自学提纲。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本课的生字、生词。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在读不懂的字、词、句下面画上横线或打上“?”然后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试着解决。也可同桌讨论。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

  (3)标出自然段序号。逐自然段地读课文。思考:每段共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每段写牛顿干什么?有什么问题记下来。

  (4)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按提纲自学。

  (三)交流自学情况,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1.交流自学生字情况。

  (1)读生字。(指学生读、齐读)

  (2)多音字组词。

  

  2.交流理解词语情况。

  (1)可以结合实物理解的词语:锯、斧头、凿子。

  (2)可以通过做动作理解的词语:扇、捡起。

  (3)通过查字典理解的词语:攒、羞、习惯、得意、夸奖、果然

  3.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点名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简单的问题,同学互相交流解决。)

  5.梳理归纳主要问题。

  (四)逐段深入理解课文

  1.学习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想:通过读书知道了什么?

  (2)同桌互相交流。

  明确:①通过读第一自然段知道牛顿是英国伟大的科学家。②通过读第二自然段知道牛顿在小学念书时就特别喜欢做手工。

  (3)“特别喜欢”还可以怎么说?

  (4)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牛顿特别喜欢做手工呢?

  明确:①“奶奶给他的零用钱,他总是攒起来买斧头、买锯、买凿于。”从“攒”这个词就能看出牛顿非常喜欢做手工。攒”是积聚、积蓄的意思,课文中是说他把奶奶给的零用钱一分一分存起来,用来买做手工的工具,说明他太喜欢做手工了。②“整天忙着”就是从早到晚都在忙着,把时间几乎都用在做手工上,说明牛顿爱做手工到了痴迷的程度,以致影响了学习

  (5)第二自然段共有几句话?主要讲了些什么?说明了什么?

  明确:共有四句,第一句介绍牛顿生在农民家庭;第二句讲牛顿特别喜欢做手工;第三、四句是具体讲牛顿怎么喜欢手工。这一段主要讲牛顿小时候特别喜欢做手工。说明牛顿对做手工很有兴趣。

  (6)兴趣是成功的开始,而牛顿爱做手工到了痴迷的程度,忽略了学习,影响了学习成绩,你们觉得牛顿这么做对吗?为什么?

  (7)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课文怎样写牛顿特别喜欢做手工的。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课文三、四、五、六、七自然段,在理解重点语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上节课初读了课文,学习了课文一、二自然段,知道牛顿小时候特别喜欢做手工,学习成绩不怎么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理解课文。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牛顿看见村子里装风车,他是怎样做的?请用笔勾画出有关词语、句子,试着谈谈自己的理解。

  2.交流、讨论。

  (l)出示句子,读一读,想一想意思有什么异同?

  

  (2)他仔仔细细地看到什么程度呢?读书中的句子,想想说明了什么?

  明确:他仔仔细细地看,几乎忘了回家。

  (3)牛顿不仅仔仔细细看,而且还想亲自做一个,那么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4)“每天放学回家,牛顿就钻进屋子丁丁当当忙个不停。”

  学生交流:去掉“每天”行不行?为什么?“钻进屋子”改为“走进屋子”行不行?为什么?去掉“丁丁当当”行不行?

  (5)你能想象出牛顿做成风车后,告诉奶奶的情景吗?谁能读出那种高兴的语气?

  (6)学生感情朗读。

  (7)小结:通过读书知道四、五自然段是写牛顿做风车的经过。通过具体写牛顿看风车、做风车着了迷,说明他对做手工有浓厚的兴趣。由于他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做手工上,以致于影响了学习

  (三)学习五、六、七自然段

  三、四自然段写牛顿做风车的经过,那么五、六、七自然段又写了什么呢?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同学们对小风车有什么看法?牛顿怎么做的?他的神态、心情有什么变化?卡特的意见对不对?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有关词句。

  2.交流读书情况。

  (1)牛顿把风车带到学校,同学们有哪些看法?

  明确:夸奖

  (2)大家会怎样夸奖牛顿呢?

  这风车                    

  牛顿,你                  

  (3)听着大家的夸奖,此时牛顿的心情怎样?

  明确:得意

  (4)听了卡特的话,牛顿又有怎样的反映呢?

  明确:发愣

  (5)牛顿为什么讲不出风车会转的道理?

  明确:只做感兴趣的事而忽略学习是不对的。

  (6)读卡特的做法和后面的几句话。理解“希罕”“迸发”。

  (7)这两自然段都在讲什么?

  明确:牛顿因讲不出风车会转的道理而受到同学们的嘲笑。请同学们继续读书,思考:面对这样的嘲笑,牛顿又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3.默读第七自然段。

  (1)思考:小风车被摔坏后牛顿为什么心里难受极了?但又没流一滴眼泪?

  明确:因为牛顿没有灰心丧气,他也不埋怨他人,而是以发愤学习、遇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和刻苦钻研的实际行动,改正了过去学习不够刻苦、不求甚解的缺点。

  (2)你觉得牛顿是个怎样的人?

  4.谁能谈谈牛顿为什么能成为科学家?谈谈你了解的牛顿的故事。

  (四)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2.学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联系自己的实际谈一谈。

  (五)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通过苹果落地的现象介绍牛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用提纲的形式指导学生自学。(1)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2)引导学生反复读书以及边读边思考;提出问题后,再读书并通过互助学习,讨论,老师指导等方法提高学习的阅读理解及表达能力。使学生理解牛顿为什么“心里难受极了”,但是却没有流一滴眼泪,以及以后是怎样做的,引导学生体会牛顿从小爱学习、爱钻研的精神,并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探究活动

  太阳光是白的吗?

  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一束日光射进暗室,在这束日光经过的地方,放一块三棱镜(一块三面长方形,两端三解形的玻璃),日光通过三棱镜,就变成了一条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美丽光带。这个实验证明,太阳光并不是白色的。

  你们可以做一下这个实验。如果没有三棱镜,可以用一面小镜子和一盆水来代替。把小镜子斜插在盛着清水的盆里,让阳光通过水面和镜子反射到墙上。只要把角度调整得合适,就可以看到一条七种颜色组成的光带。反过来,还可以做一个小实验来验证。把一块硬纸剪成圆的轮子,粘上一层白纸,把这个纸轮分成七份(如图一),涂上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色不要上的太深。在圆心近旁,钻两个小孔,用一根细绳穿过两孔,把绳头结住(如图二)。你两分别拉住两端的绳圈,转动纸轮,使绳子旋紧,然后两手一拉一松,纸轮就会旋转不停。这时候,你看到的纸轮就不是七色的,而是白色的了。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语文园地十二》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语文教案-做风车的故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语文教案-做风车的故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语文天地七》教学设计
  • ››18《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
  • ››7《菩萨兵》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 ››《暮江吟》教学设计之二
  • ››31《难忘的八个字》
  • ››菩萨兵
  • ››课文 19 赵州桥课标教材
  • ››《新年礼物》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驿路梨花说课教案
  • ››语文教案-《观察手》教学案例
  • ››语文教案-11《葡萄沟》教学案例
  • ››语文教案-《小小商店的实践活动课...
  • ››语文教案-《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
  • ››语文教案-《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 ››语文教案-《拣麦穗》第一课时课堂...
  • ››语文教案-《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学...
  • ››语文教案-《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
  • ››语文教案-秋天的怀念 课堂实录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