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三年级语文教案 |
|
|||||
语文教案-雨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18:46:49 点击数:[] ![]() |
|||||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3.摘抄描写雨下得大的语句。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曾学过的一篇课文《雷雨》吗? 回忆一下这篇课文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雨前、雨中、雨时、天空,地下的景物有什么变化?) 2.今天我们再学一篇关于雨的课文,请同学看看与以前学过的雷雨有什么不同。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反复读几遍。 2.相互检查课文朗读。 3.指名读全文,想一想与《雷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明确:也是按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 4.看看雨前、雨中、雨后分别在哪些段里,在书上标出。 5.默读,看看和《雷雨》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明确:加上了小作者“我”,把“我”加进了文章中。也就是说课文写的小作者看到、听到、感受到、想到的。 (三)抓住重点、深入讨论 1.指读第一段“我”看到了什么?怎样知道要下雨了? 明确:闷热 2.自读第二段后回答: (1)“我”又看到、听到,想到了什么?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雨中的景象的? 明确:从上到下,由天空——屋顶——房檐——地下 3.找出课文中描写生动形象的句子读一读,看看好在哪里。 4.指读第三段。说说什么叫“及时雨”?想象人们看到这雨流进大田里,流进果园里时的动作、表情,理解“流进了人们的心窝里”的意思。 5.自读第四自然段,讨论应该怎样读出雨后空气清新,树木舒枝展叶的美,并推荐代表进行比赛。 (四)总结 小作者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用形象的文字有顺序地写下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希望同学们留心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也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 教案点评: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注意通过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了解作者是怎样有顺序又细致地观察雨中景物的,注意指导学生通过自学和互相学习讨论读懂课文,了解并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及感受到的用形象的文字有顺序地表达出来的。 探究活动 同学们,学习了《雨》一文后,你能不能也选一次雨景,仔细观察一番,再把它写下来,说不定比本文作者写得还棒呢!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