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三年级语文教案 |
|
|||||
语文教案-小摄影师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18:42:54 点击数:[] ![]() |
|||||
3. 小摄影师 一、教学要求 (一)引导学生体会高尔基关心、爱护少年儿童的真挚情感,教育学生尊敬、热爱对祖国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们。 (二)认识本课 13个生字,理解“明媚、摆弄、吩咐、转告”等词语,要求掌握的字词要逐步学会运用。会用“突然”造句。 (三)初步学会读以人物对话为主的文章,并能复述故事。 二、教学重点 表现高尔基热爱孩子的词句段。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范读课文,自读课文,读后讨论;教学生字词,写字。 第二课时:复习生字,学习课文第一、二段。 第三课时:学习课文第三、四段;指导朗读;复述课文;巩固练习。 四、教具准备 高尔基的画片、胶卷。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及介绍高尔基:你们知道高尔基吗?(板书:高尔基(j9),教学“基”)高尔基,世界著名的文学家,他写了很多书,前苏联领袖列宁曾称赞过他。世界人民敬爱他,连小孩子也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名言是他说的。他非常热爱孩子,《小摄影师》(板书课题)写的就是高尔基关心、爱护少年儿童的生动故事。 (二)结合教学第一组生字。 摄(sh8)影师 (突出“摄”的字形分析,读准字音。) 胶卷(ji1o ju3n) (突出“卷”的字形分析;出示实物。) 记者(zh7) 报社、杂志社采访写文章的人。 杂(z2)志社(sh8) (联系儿童生活经验解释。) (三)范读课文。 (四)读后讨论,弄清故事梗概。 1.课文中写了哪些人?(结合教学:秘(m@)书)谁是主要人物?你喜欢谁? 2.故事写一件什么事?(提示:小男孩要给高尔基做什么?高尔基同意了吗?结果怎样?) (五)自学课文,注意课文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六)复习第一组生字,教学第二组生字。 第一组:高尔基(j9)秘(m@)书杂(z2)志社(sh8)记者(zh7) 摄(sh8)影师胶(ji1o)卷(ju3n) 第二组:贴(ti5)(动作演示,重点读准字音。) 突(t&)然:事先没预料到的,一下子发生了。(提示是“穴”头) 吩咐(f5nf)):交代别人要做的事或应注意的事。 侧(c8)过脸:(动作演示。举例:侧过身子、侧面) (七)指导写字。 高尔基 突然 照相 贴在 吩咐 摄影师 侧过 胶卷 秘书 记者杂志社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学习课文第一至第五自然段。 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一开头要告诉读者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还要告诉读者故事中的人物和事情。 板书: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2.你们读读课文想想,故事有没有把这四点说清楚。 3.结合学生回答交代清楚: 故事发生在1928年夏天,离现在已经60多年了。地点是在列宁格勒,是前苏联一个大城市。当时高尔基就住在列宁格勒。人物是高尔基和小男孩。事情:小男孩要给高尔基拍照。 4.指点:以后读故事,先要弄清这四方面的内容,这样故事就比较容易读懂。 5.描述:一个夏天的早晨,阳光是这样地明媚。(明媚:景色鲜明好看。举例:我们常常说“春光明媚”,也可以说“明媚的春光”)在这美好的早晨,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正坐在窗口读书,“突然一个小纸团从窗外飞到了桌子上”,想一想,这里为什么用“突然”?故事就从这儿发生了。 6.指名朗读纸条上的内容。 你们看这张纸条写得好不好,好在哪儿?(称呼很有礼貌,后面用的“您”;介绍了自己的身分;说清楚来意;主动答应条件。) 齐读小男孩写在纸条上的话。 7.这纸条是谁写的?高尔基从窗口向外望去,看见了一个小男孩,他是什么样儿的?谁能描述一下? 8.下面用3个小节写高尔基和小男孩的对话。老师和同学分角色读。 9.讲清对话形式,并让学生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 ①用得比较多的形式是:______说:“_______。” ②紧接着上面的人说话,往往把说的话写在前面,把谁说的放在后面,例如: “是你扔的纸团吗?”高尔基问。 “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说。 ③还有一种对话,中间有停顿,或插进人物的动作描写,或插进人物说话时神情的描写,就把这些描写放在中间,把说的话分别写在前面和后面,例如: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④男女生对读,老师读叙述的话。 10.小结:小男孩要给高尔基照相,高尔基同意了。 (三)学习第六至第九自然段。 1.自读课文,注意弄清下面的问题: ①小男孩进来后,怎么给高尔基照相? ②高尔基怎么让小男孩照相? 2.现在请谁来做小摄影师,老师做高尔基,你们怎么给高尔基照相? “仔细打量”眼神应该怎样?(结合解释“打量”,上下仔细地看) 小男孩摆弄了很久,他怎么“摆弄”?(结合解释“摆弄”。他可能举起镜头看看,再调照相机;再举起镜头看看,……)“摆弄了很久很久”说明小男孩怎么样?(因为能给高尔基照相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小男孩非常认真地对待。) 当高尔基侧过脸,对着小男孩微笑时,小男孩应该做什么动作?(表演按快门,拍下这张微笑着的高尔基的照片)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小男孩哭了。这个举动高尔基没有想到,因此在这儿用了一个什么词?(“突然”)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小男孩为什么哭了?谁来读读小男孩的话? 3.表情朗读课文,表演。 ①同座练习分角色读。 ②同座练习分角色表演。 ③指名分角色表演。 小结:高尔基让小男孩照相,但因小男孩忘了带胶卷而没拍成。 第三课时 (一)学习第十至十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高尔基知道小男孩把胶卷忘在家里,是怎么做的?从他“赶紧”站起来,“大声喊”我们可以想象高尔基怎么为孩子着想。读高尔基大声喊的话,把那种急切的、竭力想成全孩子的心情读出来。 3.从哪些词里我们感到小男孩的难过、着急?(“已经”“跑出去”“哭着”“跳上”) 4.齐读这部分课文,体会人物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小结:小男孩把胶卷忘在家里,赶紧跑了出去。 (二)学习第十二至十五自然段。 2.思考:为什么高尔基不见杂志社的记者,却希望小男孩再来?(高尔基工作忙,没时间接待记者,但是高尔基热爱孩子,理解孩子的心理,不能让孩子失望,努力帮助孩子做成自己想做的有益的事。) 3.小结:高尔基希望小摄影师再来。 (三)指导朗读人物对话。 1.根据人物身分,读出相应的速度和语调。 高尔基,成人,伟大的文学家,说话速度应慢些,稳重些。他热爱孩子,与小男孩的谈话要显得特别亲切,还要根据标点符号,读出不同的语气。 举例①: “是你扔的纸团吗?”要读出亲切的、询问的语气。 “你怎么了?”要读出非常关切的语气。 “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声音要加大,读出急切的、热烈的语气。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第一句语调很平静。第二句则表现出对小男孩的惦念,语气非常恳切,表现出盼着小男孩回来。) 教师边指导,边示范,边引导学生练习读。 举例②: “是的。”“请让我进去吧!” (表现急切的愿望,语速快。) “一切准备停当。”读出非常高兴、天真的语气。 “我把胶卷忘在家里了。”伤心懊恼、边哭边说。 让学生自己练习,再指名读。 2.分角色朗读。练习复述。 3.评议。 (四)课堂练习。 用“突然”造句。 (五)作业。 读写词语。朗读课文。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