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三年级语文教案
   《暮江吟》教学设计之三      ★★★ 【字体: 】  
《暮江吟》教学设计之三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4 18:41:31   点击数:[]    

一、板书并解释诗题
  解题是学习这首诗的一把钥匙。板书诗题后,提问:“暮”是什么意思?“暮”和“江”在这儿各交待了什么?“吟”当吟唱讲。从题目中我们就知道诗人吟唱傍晚江上的景色。通过解题使学生对诗的内容有个大概了解,为学诗奠定基础。
  二、运用配乐朗诵方法范读全诗
  先放一段古笙乐曲,再配乐朗诵全诗,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调动学生的情感。
  三、运用工具书自学古诗
  预习,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出示写明自学要求的小黑板,让学生按要求自学《暮江吟》。
  1.默读《暮江吟》。
  2.把不懂的字词划出来,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暮江吟》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景色是什么样的?
  四、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根据诗句中一些难于掌握的关键字、词,设计一些问题:“残”是什么意思?残阳的形状和颜色是怎么样的?“铺”在诗中是什么意思?联系诗句判断“瑟瑟”和“可怜”两个词在词典中应取哪种解释?诗人描写了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夜幕降临了,诗人看到的夜景是什么样子?要求学生了解诗人是怎样抓住景物的色与形进行描述的。
  2.师生依诗作画,加深学生对诗中所写景物的方位和诗意的理解。依诗作画,既能检查学生对诗意理解的情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把美育和语文课结合在一起了。
  3.指导学生表情朗读,体会诗的感情色彩。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是理解诗意的关键。读的方式有个别读、齐读、配乐读等等,并要求学生读出感情。如“一道残阳铺水中”,要求学生读得平缓、轻柔;“半江瑟瑟半江红”,要读出惊叹的感情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则要读出赞美的情感。
  4.运用根据诗意自制的彩色幻灯的投影,来加深学生对诗的美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五、总结概括诗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
  1.《暮江吟》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暮江吟》描绘了深秋从傍晚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诗人描写景物的着重点相同吗?
  六、课堂巩固练习
  让学生根据诗的意思和彩色图片,将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短文。这比老师在黑板上抄一句诗意,学生再写一句要强,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进行了写作训练。
  ◆[2004-01-10]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在金色的沙滩上

  • 下一篇文章:《一份爱心》教学设计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暮江吟》教学设计之三”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暮江吟》教学设计之三”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语文天地七》教学设计
  • ››18《火烧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语文教案-庐山的云雾
  • ››7《菩萨兵》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 ››《暮江吟》教学设计之二
  • ››31《难忘的八个字》
  • ››菩萨兵
  • ››课文 19 赵州桥课标教材
  • ››《新年礼物》教学设计
  • ››《暮江吟》教学实录之一
  • ››《暮江吟》教案
  • ››《暮江吟》教学设计:理解字词练中...
  • ››《暮江吟》教学设计:画图理解再现...
  • ››《暮江吟》教学设计
  • ››《暮江吟》教学设计之二
  • ››《暮江吟》教学设计之一
  • ››《暮江吟》一课二式
  • ››《暮江吟》教学设计之三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